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6735发布日期:2023-03-08 04:1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且包括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
3.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随着电池长期的使用其表面会出现灰尘的堆积,灰尘堆积会影响到电池包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中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随着电池长期的使用其表面会出现灰尘的堆积,灰尘堆积会影响到电池包的散热效果,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包括包体和接线口,所述包体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加强筋,两个所述加强筋远离包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有盖板,其中一个所述导轨的表面设有限制盖板移动的封板机构,所述盖板的表面设有用外接线缆的接线口,所述盖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包体的表面一体成型有加强条,所述包体的内部底面设有电池本体,所述包体的两侧内壁设有两个支臂,所述支臂的上端装配有连接板b,所述连接板b远离支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滤网,滤网的设置起到了对灰尘进行过滤吸附的效果,其中电池本体置于包体内部进而达到方便搬运携带电池本体的效果。
6.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导轨的表面设有限制盖板移动的封板机构,所述封板机构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和导轨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一端位于导轨的内部,所述隔离板借助连接板和导轨滑动连接,连接板的设置起到了带动隔离板移动的效果,隔离板的设置起到了限制盖板在导轨的内部移动的效果。
7.优选的,所述导向柱远离导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和连接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弹簧的设置起到了限制连接板在导向柱表面位置的效果。
8.优选的,所述导向柱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远离导向槽的一端和连接板固定连接,滑轨的设置起到了带动连接板在导向柱的表面移动的效果。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对滤网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时,首先打开加强条,然后滑动滑轨,滑轨在导向槽的内部移动带动连接板在导向柱的表面移动,连接板在导向柱的表面移动会挤压弹簧,使得弹簧受力压缩的同时还带动隔离板移动,隔离板移动使其自身从导轨的内部移出,隔离板从导轨的内部移出,使得盖板在导轨的内部失去阻挡,这时拉动拉手,拉手移动带动盖板在导轨的内部移动,继续拉动拉手,直到拉手带动盖板从导
轨的内部移出为止,盖板和导轨分离使得盖板从包体的上方移走,这时拉动滤网,滤网移动带动连接板在支臂的内部移动的同时也使其从包体的内部移出,这时即可对滤网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得滤网可以从包体的内部拆卸出来,从而避免灰尘堆积在滤网的表面,对散热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其散热性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中,使得滤网可以从包体的内部拆卸出来,从而避免灰尘堆积在滤网的表面,对散热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其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中封板机构的部分示意图。
15.图例说明:
16.1、包体;2、加强筋;3、导轨;4、盖板;5、拉手;6、加强条;7、接线口;8、封板机构;81、导向柱;82、连接板a;83、隔离板;84、上限位板;85、弹簧;86、导向槽;87、滑轨;9、电池本体;10、支臂;11、连接板b;12、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包括包体1和接线口7,包体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加强筋2,两个加强筋2远离包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轨3,两个导轨3之间滑动连接有盖板4,其中一个导轨3的表面设有限制盖板4移动的封板机构8,盖板4的表面设有用外接线缆的接线口7,盖板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拉手5,包体1的表面一体成型有加强条6,包体1的内部底面设有电池本体9,包体1的两侧内壁设有两个支臂10,支臂10的上端装配有连接板b11,连接板b11远离支臂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滤网12,封板机构8包括导向柱81,导向柱81和导轨3的表面固定连接,导向柱8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板82,连接板8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离板83,隔离板83的一端位于导轨3的内部,隔离板83借助连接板82和导轨3滑动连接。当需要对滤网12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时,首先打开加强条6,然后滑动滑轨87,滑轨87在导向槽86的内部移动带动连接板82在导向柱81的表面移动,连接板82在导向柱81的表面移动会挤压弹簧85,使得弹簧85受力压缩的同时还带动隔离板83移动,隔离板83移动使其自身从导轨3的内部移出,隔离板83从导轨3的内部移出,使得盖板4在导轨3的内部失去阻挡,这时拉动拉手5,拉手5移动带动盖板4在导轨3的内部移动,继续拉动拉手5,直到拉手5带动盖板4从导轨3的内部移出为止,盖板4和导轨3分离使得盖板4从包体1的上方移走,这时拉动滤网12,滤网12移动带动连接板11在支臂10的内部移动的同时也使其从包体1的内部移出,这时即可对滤网12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得滤网12可以从包体1的内部拆卸出来,从而避免灰尘堆积在滤网12的表面,对散热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其散热性能,导向柱81远离导轨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限位板84,上限位板84和连接板82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85,弹簧85的设置起到了限制连接板82在导向柱81表面位置的效果,导向柱81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86,导向槽8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轨87,滑轨87远离导向槽86的一端和连接板82固定连接,滑轨87的设置起到了带
动连接板82在导向柱81的表面移动的效果。
18.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滤网12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时,首先打开加强条6,然后滑动滑轨87,滑轨87在导向槽86的内部移动带动连接板82在导向柱81的表面移动,连接板82在导向柱81的表面移动会挤压弹簧85,使得弹簧85受力压缩的同时还带动隔离板83移动,隔离板83移动使其自身从导轨3的内部移出,隔离板83从导轨3的内部移出,使得盖板4在导轨3的内部失去阻挡,这时拉动拉手5,拉手5移动带动盖板4在导轨3的内部移动,继续拉动拉手5,直到拉手5带动盖板4从导轨3的内部移出为止,盖板4和导轨3分离使得盖板4从包体1的上方移走,这时拉动滤网12,滤网12移动带动连接板11在支臂10的内部移动的同时也使其从包体1的内部移出,这时即可对滤网12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得滤网12可以从包体1的内部拆卸出来,从而避免灰尘堆积在滤网12的表面,对散热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其散热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包括包体(1)和接线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加强筋(2),两个所述加强筋(2)远离包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轨(3),两个所述导轨(3)之间滑动连接有盖板(4),其中一个所述导轨(3)的表面设有限制盖板(4)移动的封板机构(8),所述盖板(4)的表面设有用外接线缆的接线口(7),所述盖板(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拉手(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的表面一体成型有加强条(6),所述包体(1)的内部底面设有电池本体(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的两侧内壁设有两个支臂(10),所述支臂(10)的上端装配有连接板b(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b(11)远离支臂(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滤网(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机构(8)包括导向柱(81),所述导向柱(81)和导轨(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8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板a(82),所述连接板a(8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隔离板(8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83)的一端位于导轨(3)的内部,所述隔离板(83)借助连接板a(82)和导轨(3)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81)远离导轨(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上限位板(84),所述上限位板(84)和连接板a(82)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8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81)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86),所述导向槽(8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轨(87),所述滑轨(87)远离导向槽(86)的一端和连接板a(8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的电池包,包括包体和接线口,所述包体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加强筋,两个所述加强筋远离包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之间滑动连接有盖板,其中一个所述导轨的表面设有限制盖板移动的封板机构,所述盖板的表面设有用外接线缆的接线口,所述盖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拉手,所述包体的表面一体成型有加强条,所述包体的内部底面设有电池本体,所述包体的两侧内壁设有两个支臂,所述支臂的上端装配有连接板B,所述连接板B远离支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滤网。本实用新型,使得滤网可以从包体的内部拆卸出来,从而避免灰尘堆积在滤网的表面,对散热造成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其散热性能。热性能。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 苏度 田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3/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