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5851发布日期:2023-05-13 17:0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升,电池的散热方面也随着得到广大关注,预防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高温而导致热失控或者缓解热失控下所导致的热蔓延现象。

2、目前,通常在电池包内设置有液冷板,通过液冷板内的冷却介质吸收电池单体在使用状态下所释放的热量。然而,连接液冷板并向液冷板内部输送冷却介质的连接管道很容易在研发中被忽视,连接管道内部输送冷却介质,连接管道整体温度较低。虽然电池单体部分热量被液冷板上的冷却介质吸收,但仍然存在部分热量扩散在电池箱体的内部,致使连接管道内的冷却介质与连接管道外之间形成较大的温度差,因此,连接管道外侧壁容易出现冷凝水的现象。当冷凝水滴落到电池箱体时,容易导致电池箱体内部线路接触发生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解决向液冷板供应冷却介质的连接管道出现冷凝水而引发内部线路接触容易短路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包括:

4、电池箱体;

5、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具有液冷板及与所述液冷板相连通的流体管路,所述液冷板及所述流体管路均安装于所述电池箱体的内部;

6、其中,所述流体管路包括用于输送冷却介质的液冷管、及至少一具有隔热及防冲击特性的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覆盖于所述液冷管的外侧壁。

7、巧妙利用具有隔热及防冲击特性的第一防护层,不仅阻滞了液冷管与电池箱体内部之间的热交换,彻底消除由于冷凝水所导致的短路的风险,从而避免电池包内部线路短路所导致热失控以及爆炸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液冷管受到冲击、碰撞等原因破损而导致液冷管内的冷却介质渗出,从而导致冷却介质混合冷凝水引发内部线路接触容易短路的风险,达到双重防护的效果,有效提高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及稳定性。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9、通过在液冷管的外侧壁上设置第一防护层,以阻滞空气中的热量传导至液冷管内的冷却介质,进而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冷凝,最终解决向液冷板供应冷却介质的连接管道出现冷凝水而引发内部线路接触容易短路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11)内部设有电气仓(12),所述流体管路(22)位于所述电气仓(1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路(22)还包括密封件以及设于所述液冷管(221)端部的管接头(223),所述密封件装配于所述管接头(223)的内部,用于所述管接头(223)与所述液冷管(221)之间连接位置的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223)的外侧壁设置有至少一具有隔热及耐高温的第二防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第二防护层采用可耐受600℃以上高温的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耐受600℃以上高温的耐高温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表面设置有耐高温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222)沿着所述液冷管(221)的延伸方向缠绕于所述液冷管(221)的外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222)采用可耐受600℃以上高温的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222)采用防火材料制成。

11.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体,其内部设有电池仓,电池仓内安装固定有至少一电池单体;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具有液冷板及与液冷板相连通的流体管路,液冷板及流体管路均安装于电池箱体的内部;流体管路包括用于输送冷却介质的液冷管、及至少一具有隔热及防冲击特性的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覆盖于液冷管的外侧壁,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隔热防冲击的电池包的用电设备,解决向液冷板供应冷却介质的连接管道出现冷凝水而引发内部线路接触容易短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候爱生,牛力,孙国华,张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