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6428发布日期:2023-09-02 13:0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支架,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1、储能系统适于在市电断电时用作后备电源,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医院、工厂、交通工具及各类办公场所中。储能系统的这些适用场合在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长时间振动。

2、目前对于多个储能电池之间连接的框架,结构复杂组装方式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来解决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店址支架结构复杂且组装方式单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以及与所述第一机架平行设置的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其中,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单元、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对应的第二连接单元;相邻的第一机架或第二机架之间纵向连接时,通过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限制相邻的第一机架或第二机架之间产生位移;压条,所述压条位于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之间,且压条底部具有第三连接单元,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单元对应的第四连接单元,所述压条盖合在储能电池上方,通过第三连接单元和所述第四连接单元限定压条上下运动。

4、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的底部均具有缺口,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的缺口处向上延伸具有立板,所述立板上端一体成型设有电池承载板,所述电池承载板一侧具有挡条。

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均采用圆形通孔,两处的圆形通孔的孔径相同且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的圆形通孔位于缺口的两侧。

6、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单元包括四个安装在所述压条底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具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的两侧壁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板对应的圆形通孔。

7、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侧壁的圆形通孔的数量为三个且等距排列。

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第三连接单元和第四连接单元均均采用长条形通槽。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通过第二连接单元将本装置安装在其他载体上,然后将储能电池防止在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之间,然后取压条盖合在储能电池的顶部,并通过第三连接单元和第四连接单元实现对储能电池的定位;通过本结构可实现将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纵向堆砌也可实现横向的连接,当横向连接时,通过相邻的第四连接单元实现连接配合;本装置组合方式可随着实际使用场景来进行变换,可通过纵向堆砌或横向连接进行多组电池的组装,可用于配电箱等设备中,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组合方式灵活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的底部均具有缺口(101),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的缺口(101)处向上延伸具有立板(102),所述立板(102)上端一体成型设有电池承载板(103),所述电池承载板(103)一侧具有挡条(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07)和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05)均采用圆形通孔,两处的圆形通孔的孔径相同且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05)的圆形通孔位于缺口(10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单元(302)包括四个安装在所述压条(3)底部的连接板(301),所述连接板(301)上具有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的两侧壁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连接板(301)对应的圆形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1)和所述第二机架(2)侧壁的圆形通孔的数量为三个且等距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107)、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05)、第三连接单元(302)和第四连接单元(106)均采用长条形通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放置的储能电池结构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以及与第一机架平行设置的第二机架,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单元、底部设有与第一连接单元对应的第二连接单元;压条,压条位于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之间,且压条底部具有第三连接单元,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侧壁设有与第三连接单元对应的第四连接单元,压条盖合在储能电池上方,通过第三连接单元和第四连接单元限定压条上下运动;本技术组合方式可随着实际使用场景来进行变换,可通过纵向堆砌或横向连接进行多组电池的组装,可用于配电箱等设备中,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组合方式灵活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卢军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雷欧电源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