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热管理,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储能技术及相应的系统产品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且随着市场日益扩大,对于储能产品尤其是储能电池模组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其中稳定可靠运行、高效经济的散热已经成为衡量系统可靠性最关键的指标性能之一。合理的热设计可以保证电池模组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合适的工作温度可以保障电池模组在寿命周期内可靠工作输出。
2、电池模组装于储能柜内,电池模组是通过内部的侧边进行散热,且于储能柜的内壁间隔较小的空间,目前储能电池系统的热设计主要依托风冷技术进行结构设计且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储能模组的散热方面尚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
3、一是缺少系统性的风道结构,即电池模组的风道结构大多只关注制冷设备的冷风进入电池模组后如何散热,大量冷风集聚在模组所在空间的一侧而无法有效均匀的送至模组内部,达不到理想的散热效果。二是在一些采用散热方式中,简单的风道设计仅能使气流按要求行进而无法起到风量控制及分配的作用,不同电池模组所处区域的温度及气流差距过大造成温升不均匀。以上问题使得冷风利用率较差,从而导致整个储能电池模组的制冷设备选型冗余量过高,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气流可以在风道内实现稳定均匀的输送及合理的平衡与分配,保证了散热效果的同时,提升了气流及温度分布的一致性水平。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电池模组装载于储能箱内,所述均流风道包括前部引流组件和侧部均流组件,所述前部引流组件的一面开设引流进风口与制冷设备连接,另一面的两侧分别开设与引流进风口连通的引流出风口,所述侧部均流组件为扁平条状的腔体结构,分别在两个引流出风口处平行延伸设置,所述侧部均流组件的一侧开设均流进风口与引流出风口对接,另一侧为均流出风口,向电池模组和储能箱之间两侧的间隙延伸设置。
3、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进风口设有密封胶条。
4、进一步的,所述侧部均流组件的延伸起始侧设有风道固定支架,通过该风道固定支架与储能箱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均流出风口间隔设有风向调节导流板。
6、进一步的,所述侧部均流组件内设有风量过滤调节板,所述风量过滤调节板表面布满孔洞,其长度小于均流出风口的长度,并正对内部出风方向置于腔体内,对正面吹来的风体向侧边进行部分引流。
7、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可根据生产要求及安装环境要求进行风道的预制式加工和装配式施工,使得气流在风道内实现稳定均匀的输送及合理的平衡与分配,为储能模组两侧及后部的进风口提供所需的风量,保证了散热效果的,提升了气流及温度分布的一致性水平,避免局部过热等现象的发生;该风道的应用还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制冷设备输出的有限冷风资源,提高设备可用度及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1.一种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电池模组a装载于储能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风道包括前部引流组件(1)和侧部均流组件(2),所述前部引流组件(1)的一面开设引流进风口(101)与制冷设备b连接,另一面的两侧分别开设与引流进风口(101)连通的引流出风口(102),所述侧部均流组件(2)为扁平条状的腔体结构,分别在两个引流出风口(102)处平行延伸设置,所述侧部均流组件(2)的一侧开设均流进风口(201)与引流出风口(102)对接,另一侧为均流出风口(202),向电池模组和储能箱之间两侧的间隙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进风口(101)设有密封胶条(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均流组件(2)的延伸起始侧设有风道固定支架(203),通过该风道固定支架(203)与储能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出风口(202)间隔设有风向调节导流板(2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储能模组预制均流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均流组件(2)内设有风量过滤调节板(205),所述风量过滤调节板(205)表面布满孔洞,其长度小于均流出风口(202)的长度,并正对内部出风方向置于腔体内,对正面吹来的风体向侧边进行部分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