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97066发布日期:2023-04-29 17:2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互感器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互感器,尤其涉及一种互感器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1、互感器是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统称,能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用于量测或保护系统。其功能主要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或标准小电流,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同时互感器还可用来隔开高电压系统,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目前导轨表用的互感器都是分体式的,如图1所示,包括母排10和互感线圈20,母排10穿设于互感线圈20的中间孔内,互感线圈20通过第一引线30引出,且母排10上焊接有第二引线40,互感器通过第一引线30和第二引线40与电路板连接。由于第一引线30和第二引线40质软,且第一引线30和第二引线40数量较多,与电路板装配的过程中多出人工整线工艺,同时引线经过多次折弯会引起焊接点焊接不牢靠,降低电气的可靠性,不利于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低。此外,反复弯折的第一引线30和第二引线40容易导致线皮破损或折断,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感器装配结构,电气连接的可靠性高,适合自动化生产,方便与电路板装配,生产效率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互感器装配结构,包括:

4、外壳;

5、接线端子,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

6、互感线圈,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互感线圈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

7、相线母排,所述相线母排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互感线圈及所述外壳,所述相线母排的第二端连接有相线连接针。

8、可选地,所述相线母排呈弯折状或呈直线状。

9、可选地,当所述相线母排呈弯折状时,所述相线母排的中间部位呈u型且包括水平板和位于所述水平板两侧的竖直板,两个所述竖直板的端部均向外弯折有弯折部,位于所述相线母排第一端的所述弯折部穿设于所述互感线圈及所述外壳。

10、可选地,当所述相线母排呈弯折状时,所述相线连接针呈直线状并固定于位于所述相线母排第二端的所述竖直板内侧,且所述相线连接针凸出于所述弯折部设置;

11、当所述相线母排呈直线状时,所述相线连接针呈l状,所述相线连接针的水平边固定于所述相线母排上。

12、可选地,所述互感线圈和所述相线母排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所述相线母排一一对应穿设于所述互感线圈。

13、可选地,当所述互感线圈设置有多个时,所述互感线圈交错设置或并排设置。

14、可选地,所述接线端子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互感线圈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部均包括两个与所述互感线圈电连接的排针。

15、可选地,所述相线连接针铆接或焊接于所述相线母排上。

16、可选地,所述外壳内填充有环氧树脂。

17、可选地,还包括零线母排,所述零线母排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外壳且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零线母排上设置有零线连接针。

18、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互感器装配结构,首先,通过接线端子替换传统方案中的第一引线,且将接线端子固定于外壳表面上,使接线端子与电路板定位方便,方便互感线圈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其次,通过相线连接针替换传统方案中的第二引线,使相线连接针与电路板定位方便,方便相线母排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接线端子和相线连接针的设计使互感器装配结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方便与电路板装配,且有效提高电气的可靠性,适合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此外,将互感线圈固定于外壳内,通过外壳固定于所需的安装空间内,方便互感线圈的定位安装,有效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特征:

1.互感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线母排(400)呈弯折状或呈直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感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线母排(400)呈弯折状时,所述相线母排(400)的中间部位呈u型且包括水平板(410)和位于所述水平板(410)两侧的竖直板(420),两个所述竖直板(420)的端部均向外弯折有弯折部(430),位于所述相线母排(400)第一端的所述弯折部(430)穿设于所述互感线圈(300)及所述外壳(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感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相线母排(400)呈弯折状时,所述相线连接针(500)呈直线状并固定于位于所述相线母排(400)第二端的所述竖直板(420)内侧,且所述相线连接针(500)凸出于所述弯折部(430)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线圈(300)和所述相线母排(400)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且所述相线母排(400)一一对应穿设于所述互感线圈(3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感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互感线圈(300)设置有多个时,所述互感线圈(300)交错设置或并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感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200)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互感线圈(300)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部均包括两个与所述互感线圈(300)电连接的排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线连接针(500)铆接或焊接于所述相线母排(4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内填充有环氧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互感器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零线母排(600),所述零线母排(600)的第一端穿设于所述外壳(100)且与所述外壳(100)固定连接,所述零线母排(600)上设置有零线连接针(7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互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互感器装配结构,互感器装配结构包括外壳、接线端子、互感线圈、相线母排和相线连接针。其中,接线端子固定于外壳的外表面上;互感线圈固定于外壳内,互感线圈与接线端子电连接;相线母排的第一端穿设于互感线圈及外壳,相线母排的第二端连接有相线连接针。本技术提供的互感器装配结构,通过接线端子替换传统方案中的第一引线,且将接线端子固定于外壳表面上,使接线端子与电路板定位方便;通过相线连接针替换传统方案中的第二引线,使相线连接针与电路板定位方便,进而方便与电路板装配,且有效提高电气的可靠性,适合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邵全宇,丁振,李春章,陈凡,叶怀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正泰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