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1904发布日期:2023-07-15 14:0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结构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光伏组件包括面板、背板、胶膜和封装于胶膜内的电池串,电池串上设有引出线,引出线能够穿出胶膜,将电池串上的电流引至接线盒上,为便于引出线穿出,在胶膜铺设前需要对胶膜进行开口处理。

2、现有技术中,胶膜开口常采用圆形开口或散射状开口的形式,圆形开口的结构简单,但其尺寸较大,引出线穿过时开口周侧容易出现缺胶、气泡风险。散射状开口虽然对气泡问题有所改善,但其结构复杂,切痕应力较为严重,在铺设背板时切痕应力释放容易导致电池片出现隐裂,甚至破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以至少解决现有的光伏组件胶膜开口容易出现缺胶、气泡以及导致电池片隐裂、破片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背板、电池串以及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电池串之间的封装胶膜;

4、所述封装胶膜包括用于供引出线穿过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电池串延伸方向且平行于所述电池串表面的方向;

5、沿垂直于所述电池串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投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串的投影之间。

6、可选地,所述电池串由多个电池片依次拼接而成,每个所述电池片包括直

7、角边和倒角边;

8、沿垂直于所述电池串表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开口的投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直角边的投影之间,所述第二开口的投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倒角边的投影之间。

9、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

10、可选地,沿所述电池串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间距不超过相邻两个电池片的相互靠近的最边缘栅线的间距。

11、可选地,所述封装胶膜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交叉的多条第三开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开口交叉的多条第四开口;

12、多条所述第三开口相互之间不连通,多条所述第四开口相互之间不连通。

13、可选地,沿所述电池串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的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间距。

14、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开口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第四开口之间的间距不超过所述引出线的尺寸。

15、可选地,沿所述电池串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开口位于多条所述第三开口的中部,所述第二开口位于多条所述第四开口的中部。

16、可选地,多条所述第四开口均与所述电池串的延伸方向平行。

17、可选地,沿所述第一方向,多条所述第三开口靠近所述第一开口部位的尺寸小于多条所述第三开口端部的尺寸。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伏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19、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中封装胶膜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沿垂直于电池串延伸的方向平行排布,其排布方向与引出线宽度方向一致,便于引出线穿过。开口的尺寸较小,不易于在引出线穿过时出现缺胶、气泡等风险,且开口的结构简单,切痕应力较小,对于引出线穿过的要求较低,在引出线穿过时或铺设背板时不易造成电池片的隐裂或破片。同时,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位置位于相邻两个电池串之间,可以有效避免切割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时在电池片上出现切痕,从而防止电池片出现隐裂、破片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电池串以及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电池串之间的封装胶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由多个电池片依次拼接而成,每个所述电池片包括直角边和倒角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串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间距不超过相邻两个电池片的相互靠近的最边缘栅线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交叉的多条第三开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开口交叉的多条第四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串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开口和所述第四开口的尺寸不超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开口之间的间距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第四开口之间的间距不超过所述引出线的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串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开口位于多条所述第三开口的中部,所述第二开口位于多条所述第四开口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四开口均与所述电池串的延伸方向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多条所述第三开口靠近所述第一开口部位的尺寸小于多条所述第三开口端部的尺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背板、电池串以及封装胶膜;封装胶膜包括用于供引出线穿过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布,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电池串延伸方向且平行于电池串表面的方向;沿垂直于电池串表面的方向,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投影位于相邻两个电池串的投影之间。本技术的光伏组件开口尺寸较小,不易于在引出线穿过时出现缺胶、气泡等风险,且开口的结构简单,切痕应力较小,在引出线穿过或铺设背板时不易造成电池片的隐裂或破片。同时,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位置位于相邻两个电池串之间,可以有效避免切割开口时在电池片上出现切痕,进一步防止电池片出现隐裂破片。

技术研发人员:郭启福,周胡超,徐勇志,李远,秦靖昌,李振,严重菲,王伟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