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39114发布日期:2023-07-12 22:0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目前,电池模组的冷却模式主要分为风冷、液冷和直冷三大类。风冷模式是利用自然风或者乘客舱内的制冷风流经电池的表面达到换热的效果。直冷系统则是省去了动力电池的冷却管路,直接使用制冷剂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液冷一般使用独立的冷却液管路用来加热或冷却动力电池,目前此种方式是电池模组进行冷却的主流。

2、现有技术如cn210866420u的早期专利中提供了一种浸没式液冷电池模组,其通过第一电芯间隔板和第二电芯间隔板的设置,使得电芯之间形成工字型流道,冷却液从电池模组的进口流入并流入各个工字型流道,再从工字型流道由下到上再流至电池模组的出液流道并从出口流出电池模组,使得电芯直接与冷却液接触,优化浸没式电池模组的冷却效果,保证电池模组中各电芯间的温度均一性,提高电池模组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但是,上述电池模组设计了进液流道、出液流道和工字型流道,以实现对电芯的各个面的接触,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重量较重,且电芯的底部和顶部冷却效果不佳。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能够增大冷却介质与电芯的接触面积,优化浸没式电池模组的冷却效果,提高电池模组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能够提高冷却效果。

3、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电池模组,上述电池模组浸没设置于冷却介质中,上述电池模组包括:

5、电芯单元,包括若干个电芯组件以及若干个支架,若干个上述电芯组件沿第一方向等距设置,每个上述电芯组件均包括若干个沿第二方向等距设置的电芯;上述支架为工字形结构,若干个上述支架沿上述第二方向等距设置,相邻的两个上述支架之间形成若干个沿上述第一方向等距设置的容纳腔,每个上述容纳腔内均设有一个上述电芯,上述支架具有若干个沿上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流道,上述第一流道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二方向以及上述第三方向之间相互垂直设置,上述冷却介质能从上述第一流道的进口流向上述第一流道的出口;

6、两个侧板,分别设置于上述电芯单元沿上述第一方向的两侧,两个上述侧板用于对上述电芯单元的第一方向进行限位,上述侧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孔;以及

7、两个第一端板,分别设置于上述电芯单元沿上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两个上述第一端板用于对上述电芯单元的第二方向进行限位,上述第一端板和上述侧板之间固定连接。

8、可选地,上述支架包括:

9、主体部,上述主体部沿上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上述第一流道开设于上述主体部上;以及

10、两个横部,分别设置于上述主体部沿上述第三方向的两侧,上述横部上设有与上述第一流道对应的开口,两个上述横部用于对上述电芯的第三方向进行限位。

11、可选地,上述支架还包括若干个隔板,若干个上述隔板沿上述第一方向等距设置,以使相邻的两个上述支架之间形成若干个沿上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上述容纳腔。

12、可选地,相邻的两个上述支架的上述隔板之间形成第二流道,上述冷却介质能从上述第二流道的进口流向上述第二流道的出口。

13、可选地,上述侧板为c字形结构,上述侧板的两个侧壁分别设置于上述电芯单元沿上述第三方向的两侧。

14、可选地,若干个上述通孔设置于上述侧板与上述支架对应的位置。

15、可选地,上述侧板与上述第一端板之间焊接连接。

16、可选地,上述侧板与上述电芯单元之间粘接连接,上述第一端板与上述电芯单元之间粘接连接。

17、可选地,上述电芯单元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上述电芯单元沿上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两个上述第一端板沿上述第二方向设置于至少两个上述电芯单元的两端,上述电池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端板,上述第二端板沿上述第二方向设置于两个相邻的上述电芯单元之间。

18、电池包,包括箱体、上盖以及若干个上述的电池模组,上述箱体内设有若干个容纳槽,每个上述容纳槽内均设有流动的冷却介质,上述电池模组设置于上述容纳槽内,上述上盖密封连接于上述箱体。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通过两个侧板、两个端板及若干个支架能够实现对电芯的三个方向的限位固定,结构简单,重量轻,进而可以提高该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且电芯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设有若干个,使得该电池模组的宽度和长度方向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更改,方便电池模组的设计。并且,该电池模组可以通过第一流道以及侧板上的通孔对电芯进行冷却,且冷却介质由第一流道的进口(即电池模组的底端)流入电池模组内并与电芯充分接触,再从第一流道的出口流出,可以实现对各个电芯的各个面进行冷却,增大了冷却介质与电芯的接触面积,优化了浸没式电池模组的冷却效果,提高电池模组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通过采用上述电池模组并进行浸没式液冷的方式,使得各个电芯均能够得到很好的冷却效果,提高了整个电池包的冷却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浸没设置于冷却介质中,所述电池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还包括若干个隔板(24),若干个所述隔板(24)沿所述第一方向等距设置,以使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20)之间形成若干个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20)的所述隔板(24)之间形成第二流道(50),所述冷却介质能从所述第二流道(50)的进口流向所述第二流道(50)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0)为c字形结构,所述侧板(30)的两个侧壁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单元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通孔(31)设置于所述侧板(30)与所述支架(20)对应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0)与所述第一端板(40)之间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0)与所述电芯单元之间粘接连接,所述第一端板(40)与所述电芯单元之间粘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单元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电芯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端板(40)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电芯单元的两端,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端板(60),所述第二端板(60)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单元之间。

10.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上盖以及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个容纳槽,每个所述容纳槽内均设有流动的冷却介质,所述电池模组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上盖密封连接于所述箱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电池包包括上述电池模组,电池模组浸没于冷却介质中,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单元、侧板和两个第一端板,电芯单元包括若干个沿X向等距的电芯组件以及若干个沿Y向等距的支架,电芯组件包括若干个沿Y向等距的电芯;支架呈工字形,相邻的两个支架之间形成若干个沿X向等距的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均设有一个电芯,支架具有若干个沿X向间隔的第一流道,两个侧板分别设置于电芯单元沿X向的两侧,侧板上具有若干个通孔;两个第一端板分别设置于电芯单元沿Y向的两侧,第一端板固定连接于侧板。上述结构能够增大冷却介质与电芯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池模组及电池包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保国,赵伟,张福增,张野,宇文泰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