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8925发布日期:2023-06-10 06:5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1、smd网络变压器是一种贴片式网络变压器,网络变压器也可称为网络隔离变压器。它在一块网络接口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传输数据,二是隔离网线连接的不同网络设备间的不同电平,以防止不同电压通过网线传输损坏设备,它主要用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网卡、集线器里面,起到信号耦合、高压隔离、阻抗匹配、电磁干扰抑制等作用。

2、smd网络变压器主要由线包、磁环及外壳等组成,线包缠设在磁环上,线包上带有小抽头,网络变压器上一般设置有多个线包,线包放置在外壳内后,相邻两个线包与线包之间的小抽头容易挨在一起造成短路现象,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小抽头上增设点胶工艺,通过绝缘白胶包裹小抽头,以避免线包与线包之间出现的短路现象,然而这种方式一般采用人工进行点胶,故而效率低下,并且点胶质量不好,还会存在安全隐患。

3、所以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避免线包与线包之间出现短路现象的变压器外壳结构,是本领域研发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够避免线包与线包之间出现短路现象的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包括:外壳及引脚组,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上设置有中间隔板及多条隔条,各所述隔条分别位于所述中间隔板的两侧,且各所述隔条上开设有避位结构,所述避位结构用于对各磁环及线包的安装进行避位,所述中间隔板及各所述隔条用于隔开相邻线包之间的抽头;所述引脚组包括多个内引脚及多个外引脚,各所述内引脚设置于所述外壳的顶部上,各所述外引脚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为绝缘外壳。

5、再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相对设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内引脚上开设有限位槽。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开设有两个,两个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内引脚的两侧。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隔条为开口式隔条,各所述隔条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一内侧壁相连。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隔条的高度不超过所述容置腔深度的2/3。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隔板为封闭式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一内侧壁相连。所述中间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另一内侧壁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隔板的高度不超过所述容置腔深度的2/3。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4、本实用新型的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通过设置外壳及引脚组,从而能够通过中间隔板及多条隔条将外壳容置腔均分成多个等宽度的放置空间,以使各线包按照特定的空间进行摆放,进而增加变压器整体的美观性;通过中间隔板及多条隔条,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相邻线包之间的小抽头相互接触,进而不仅能够避免线包与线包之间发生短路现象,还能够省去点胶工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在各隔条上设置避位结构,从而能够便于各磁环及线包快速装入到外壳的容置腔内。



技术特征:

1.一种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绝缘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外壳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二凸台位于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引脚上开设有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开设有两个,两个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内引脚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隔条为开口式隔条,各所述隔条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一内侧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隔条的高度不超过所述容置腔深度的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为封闭式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一内侧壁相连,所述中间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另一内侧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板的高度不超过所述容置腔深度的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SMD网络变压器外壳结构,包括外壳及引脚组,外壳上开设有容置腔,容置腔上设置有中间隔板及多条隔条,各隔条分别位于中间隔板的两侧,且各隔条上开设有避位结构,避位结构用于对各磁环及线包的安装进行避位,中间隔板及各隔条用于隔开相邻线包之间的抽头;引脚组包括多个内引脚及多个外引脚,各内引脚设置于外壳的顶部上,各外引脚设置有外壳的外侧壁上。本技术能够通过中间隔板及多条隔条使得各线包按照特定的空间进行摆放,增加变压器美观性,还能够有效避免相邻线包之间的小抽头相接触,进而不仅能够避免发生短路现象,还省去点胶工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通过避位结构方便磁环及线包快速装入到容置腔内。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添,苏相河,傅金华,叶小龙,易志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攸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