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循环模式下的铝空电池电解液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4085发布日期:2023-07-15 15:2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循环模式下的铝空电池电解液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外循环模式下的铝空电池电解液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高能量密度,长时间运行是水下能源系统关键重要指标之一。水下无人船只等航行器对比能量的需求,已远远超出了现代最先进的电池的能力。铝燃料电池是一种以铝合金为负极,碱性或中性水溶液为电解液、空气 (氧气)电极为正极的化学电源。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00-600wh/kg,同时也具有安全、无声、成本低等特点,成为水下混合能源的优先选择之一。

2、铝燃料电池运行过程,铝板在反应发电过程中消耗电解液中的水,因此我们采用携带少量的电解液,实时外补水的方式,从而达到长时间运行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外循环模式下的铝空电池电解液控制装置。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循环模式下的铝空电池电解液控制装置,包括:

3、两个电解液箱、管路系统、浓缩液箱、plc控制器;

4、所述第一电解液箱分别连接包括电解液循环管路,第一海水入口管路,第一海水出口管路、第一浓缩液入口管路、第一排氢出口以及第一排渣出口;

5、所述电解液循环管路的入口管路与第一电解液箱接口处设有电解液进液温度传感器和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一海水入口管路与第一电解液箱接口处之间设有常闭电磁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一电解液箱与第一海水出口管路接口处之间依次设有外循环泵、常闭电磁阀和单向阀;

6、所述第二电解液箱分别连接包括第二海水入口管路,第二海水出口管路、第二浓缩液入口管路、第二排氢出口以及第二排渣出口;

7、所述第二海水入口管路与第二电解液箱接口处之间设有常闭电磁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二电解液箱与第二海水出口管路接口处之间依次设有外循环泵、常闭电磁阀和单向阀;

8、所述第一电解液箱与第二电解液箱之间设有电解液循环交替出口管路,包括自第一电解液箱依次设置的常闭电磁阀、单向阀、电解液进液温度传感器和电解液循环泵;以及自第二电解液箱依次设置的常闭电磁阀、单向阀、电解液进液温度传感器和电解液循环泵;所述电解液循环泵连接电解液出口;

9、所述浓缩液箱包含浓缩液入口管路,浓缩液箱分别通过单向阀与浓缩液入口管路和第一电解液箱与第二电解液箱连接;

10、所述plc控制器与各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连接。

11、按上述方案,所述浓缩液箱的浓缩液入口管路上设有电磁转向阀。

12、按上述方案,所述第一电解液箱设有液位传感器。

13、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结合电解液双储罐的工作特性,可保障铝空电池系统反应放电过程不中断,实时补水、配液及循环的工作,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提高系统运行、存储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循环模式下的铝空电池电解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循环模式下的铝空电池电解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液箱的浓缩液入口管路上设有电磁转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循环模式下的铝空电池电解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液箱设有液位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循环模式下的铝空电池电解液控制装置,包括:两个电解液箱、浓缩液箱和PLC控制器;所述第一电解液箱分别连接电解液循环管路,第一海水入口管路,第一海水出口管路、第一浓缩液入口管路、第一排氢出口以及第一排渣出口;所述第二电解液箱分别连接第二海水入口管路,第二海水出口管路、第二浓缩液入口管路、第二排氢出口以及第二排渣出口;所述浓缩液箱分别通过单向阀与浓缩液入口管路和第一电解液箱与第二电解液箱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各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本技术结合电解液双储罐的工作特性,可保障铝空电池系统反应放电过程不中断,实时补水、配液及循环的工作,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堃,李萌,赵飞龙,吴德顺,程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