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簧片及端子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1385发布日期:2023-08-10 02:4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接簧片及端子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高压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接簧片及使用该转接簧片的端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进我们的生活,无论是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纯电动汽车、或其他新能源汽车等,都需要大量的连接器,与传统燃料汽车不同的是电动汽车往往有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平台,所以新能源汽车上往往有大量的高压连接器,单纯从连接器本身的角度来说,连接器有很多的分类类型:比如从形状上分有圆形的、矩形的等,从频率来说有高频和低频等,而无论哪种高压连接器必不可少的一个功能就是屏蔽功能,避免高压电磁干扰保证汽车的使用安全性能。现在市面上的圆形高压连接器的插头上的屏蔽转接簧片组装到插头上都需要一个c型环卡住防止其脱落,使用c型环则会导致组装工艺复杂,零件成本高;如果不采用c型环则需在屏蔽转接簧片上增加止退弹片卡住,该结构要求屏蔽转接簧片提供止退功能和导通功能,使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接簧片,其自身具有止退功能,简化了簧片的装配工艺,此外还提供一种使用了该转接簧片的端子连接结构,保证连接过程的可靠性。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接簧片,所述转接簧片由若干个u型的弹片依次连接并围绕为筒状,所述弹片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的鼓形凸起,所述弹片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连接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一端的连接片,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之间设置有缺口。

3、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与相邻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与相邻另一侧所述弹片的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连接。

4、优选地,所述转接簧片中弹片的数量设置为5个-50个。

5、优选地,所述转接簧片两侧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使所述转接簧片围绕为筒状。

6、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互相匹配的燕尾形卡槽,所述燕尾形卡槽相互卡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一者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另一者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卡接连接。

8、优选地,至少在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的鼓形凸起,所述鼓形凸起由两个对称的凸边组成,两个所述凸边之间圆滑过渡。

9、优选地,所述两个凸边延长线之间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0-120°。

10、优选地,各个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之间平行设置。

11、优选地,各个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的宽度一致,所述缺口宽度与所述第一弹片宽度的比例为50%-200%。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对插的插座和插头,以及前述的转接簧片,所述插头上设置安装槽,所述转接簧片套接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插接连接时,所述转接簧片的鼓形凸起与所述插座的内壁抵接连接。

13、本专利的转接簧片从正面看呈鼓形,从侧面看其弹片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简支梁结构;使用时,其弹片的上下两端与插头安装槽的环形面接触,弹片中间鼓起的触点待插入插座后与插座内壁弹性接触,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的电气传输功能。本专利转接簧片采用冲压s形下料一体成型,具备弹性变形能力,故而正面看到的鼓形圆环直径具有可伸缩弹性,在插头和插座在对插组装过程中,环的直径会随着插头外径的变大而变大,待装配到安装槽位置后,转接簧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原始大小,与插头的安装槽紧密接触,由于屏蔽转接簧片是装配在插头的对应安装槽内,安装到位后在其自身作用下不易脱落,无需加装止退弹片。从侧面看,弹片呈简支梁结构,插座壳体可以顺利的沿着弹片斜面插入进来,插入到位后,弹片的两侧支撑在插头安装槽的圆环面上,中间支撑插座的金属壳体内表面上,提供足够的正向力,保证插头与插座之间的电气传输功能的稳定性。

1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转接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簧片(1)由若干个u型的弹片(11)依次连接并围绕为筒状,所述弹片(11)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的鼓形凸起,所述弹片(11)包括第一弹片(111)、第二弹片(112)和连接所述第一弹片(111)和所述第二弹片(112)一端的连接片(114),所述第一弹片(111)和所述第二弹片(112)之间设置有缺口(1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111)的另一端与相邻所述弹片(11)的所述第二弹片(1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片(112)的另一端与相邻另一侧所述弹片(11)的所述第一弹片(111)的另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簧片(1)中弹片(11)的数量设置为5个-50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簧片(1)两侧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连接使所述转接簧片(1)围绕为筒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接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上设置有互相匹配的燕尾形卡槽,所述燕尾形卡槽相互卡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接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上一者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21),另一者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12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131),所述第二连接孔(131)内设置有第二连接片(132),所述第二连接片(132)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21)卡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簧片,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第一弹片(111)和所述第二弹片(112)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的鼓形凸起,所述鼓形凸起由两个对称的凸边(1111)组成,两个所述凸边(1111)之间圆滑过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接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凸边(1111)延长线之间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00-12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簧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弹片(111)和所述第二弹片(112)之间平行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接簧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弹片(111)、第二弹片(112)的宽度一致,所述缺口(113)宽度与所述第一弹片(111)宽度的比例为50%-200%。

11.一种端子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对插的插座(2)和插头(3),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接簧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3)上设置安装槽(32),所述转接簧片(1)套接在所述安装槽(32)上,所述插头(3)与所述插座(2)插接连接时,所述转接簧片(1)的鼓形凸起与所述插座(2)的内壁抵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接簧片,所述转接簧片由若干个U型的弹片依次连接并围绕为筒状,所述弹片上设置有径向向外的鼓形凸起,所述弹片包括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连接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一端的连接片,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之间设置有缺口;本专利的转接簧片从正面看呈鼓形,从侧面看其弹片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简支梁结构;使用时,其弹片的上下两端与插头安装槽的环形面接触,弹片中间鼓起的触点待插入插座后与插座内壁弹性接触,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的电气传输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