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过充、过放,以及热失控,都会产生大量的气体,造成壳体压力的急速增大,导致电芯有爆炸风险,因此采用防爆阀的设计,在壳体压力突然增大时触发,泄去动力电池壳体内的压力,防止爆炸的发生。
2、目前短刀电池采用注液孔,为直径5mm—10mm的小圆孔,注液时间缓慢,且由于孔洞较小,电解液是经过橡塑胶孔洞浸入,浸入效果差,化成周期较长,且注液过程中的溢液容易对防爆阀膜和其他盖板组件造成腐蚀。此外,注液孔,防爆阀以及盖板上其他的孔洞,提高了盖板密封性不良的概率。
3、鉴于此,急需发明一种电池,用于解决现有的短刀电池采用注液孔较小导致注液效率低,和因为注液孔、防爆阀以及盖板上其他的孔洞较多提高了盖板密封性不良概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二次电池及动力装置旨用于解决传统中短刀电池注液效率低和盖板密封性不良概率较高的问题。
2、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3、壳体,其内部用于放置极组;
4、负极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其中一侧的侧壁上;
5、正极部,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负极部一侧的侧壁上;其中,
6、所述正极部包括正极盖板,所述正极盖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注液孔,所述第一注液孔内设置有防爆阀和密封钉,所述密封钉用于在所述壳体内完成一次注液后封堵所述第一注液孔,所述防爆阀用于在所述壳体内完成二次注液后封堵所述第一注液孔。
7、进一步的,所述正极部还包括:
8、正极下塑胶,其上表面与所述正极盖板的下表面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正极下塑胶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注液孔和壳体内部相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腔的内底面上开设有第二注液孔和导流孔,所述第二注液孔与所述第一注液孔相对设置,所述导流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注液孔相对的两侧。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腔的内底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正极柱通孔,所述正极柱通孔与所述第二注液孔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腔的内底面上;
11、和/或,所述正极柱通孔和第二注液孔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导流孔。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腔的内底面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导流孔开设在所述容纳槽的内底面上;
13、和/或,所述正极下塑胶的下角部为圆角结构或直角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注液孔的面积a满足150mm2≤a≤200mm2;
15、和/或,所述第一注液孔与所述极组的最短距离为b,b的单位为mm,且所述最短距离b满足11≤a/b≤18。
16、进一步的,所述防爆阀和第一注液孔焊接在一起;其中,
17、所述防爆阀的厚度c满足0.2mm≤c≤0.5mm;
18、和/或,所述防爆阀和第一注液孔焊接的熔深d满足0.4mm≤d≤1.5mm;
19、和/或,所述防爆阀和第一注液孔焊接的熔宽e满足0.5mm≤e≤0.8mm;
20、和/或,所述防爆阀的触发压力f满足当0.217≤c/(d+e)≤0.222时,0.35mpa≤f≤0.9mpa。
21、进一步的,所述负极部包括:
22、负极盖板和负极下塑胶,所述负极下塑胶与所述负极盖板相接触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腔,所述第二通腔的内底面上开设有负极柱通孔和光孔,所述光孔设置在所述负极柱通孔相对的两侧。
23、进一步的,所述负极下塑胶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正极下塑胶端部的厚度;
24、和/或,所述负极下塑胶下角部为直角结构或直角结构。
25、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装置,包括上述二次电池结构。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优化正极部和负极部结构,在正极部设置注液孔,将注液孔与防爆阀结合,减少了正极盖板的生产成本,进一步也缩减了电池的生产成本,同时也避免了盖板的密封性不良概率发生的问题。
27、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注液孔与防爆阀相结合,进一步的使注液孔面积增大,不仅缩短了一次注液和二次注液所需的时间,提升的电池生产效率,同时电解液大面积注入有助于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效率,进而提高短刀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部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腔的内底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正极柱通孔,所述正极柱通孔与所述第二注液孔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腔的内底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腔的内底面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导流孔开设在所述容纳槽的内底面上;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孔的面积a满足150mm2≤a≤200mm2;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和第一注液孔焊接在一起;其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部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下塑胶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正极下塑胶端部的厚度;
10.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