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7835发布日期:2023-05-05 13:3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池,特别涉及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


背景技术:

1、在电动汽车中,冷却系统主要包括对驱动电机、车辆控制器和dc/dc等部件冷却和对动力电池和车载充电器冷却,成为新能源汽车运行的重要保障。液冷系统零部件包括电池冷却器、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电池阀、液冷板等;液冷板通过冷却液在液流通道中循环流动传递走多余热量从而实现冷却功能,是液冷系统的关键部件。液冷板可分为冲压式、口琴管式、吹胩式等。

2、在公开号为cn21171973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液冷板,所述液冷板包括流道板和隔热件,所述隔热件位于所述流道板的一侧侧面上以在所述隔热件和所述流道板两者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所述隔热件为密度小于2.7g/cm3,导热系数小于200w/(m·k)的隔热件。

3、上述装置中的流道为竖直状态,冷却液在流道中的流动速度缓慢,从而降低了液冷板的换热效果。此外,流道采用竖直状态提高了液冷板的尺寸,进而提高了液冷板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包括液冷板本体,所述液冷板本体的上表面连接有上盖板,所述液冷板本体的底面连接有下盖板,所述液冷板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内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螺旋管远离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个散热孔,所述下盖板的底面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冷板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连接上盖板与下盖板。此时,工作人员通过第一连接头将冷却液输送至螺旋管内,进而使冷却液在螺旋管内移动,从而使冷却液通过第二连接头从螺旋管内排除。在此过程中,冷却液对液冷板本体周围进行降温。此外,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提高了液冷板本体的降温效果,螺旋管采用螺旋设计降低了液冷板本体的尺寸,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占地面积。

4、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的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液冷板本体与凹槽相互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头贯穿上盖板并延伸至上盖板外,所述第二连接头贯穿上盖板并延伸至上盖板外。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使用时,工作人员需将液冷板本体放置在凹槽内,进而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占地面积。此外,当工作人员将液冷板本体放置在凹槽内时,液冷板本体与上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液冷板本体的降温效果。

6、进一步的,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表面与上盖板的底面相互固定,所述滑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固定槽正对的限位槽,所述固定槽与限位槽内共同滑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限位槽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槽远离限位槽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与其靠近限位槽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连接上盖板与下盖板时,工作人员需使滑杆与滑槽正对。此时,工作人员需向靠近下盖板的方向移动上盖板,进而使滑杆跟随上盖板向靠近下盖板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滑杆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进而使固定杆在滑杆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弹簧的方向滑动。在此过程中,当滑杆的底面与滑槽的内底壁抵接时,固定槽与限位槽正对,固定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限位槽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固定杆的一端滑入限位槽内,从而降低了滑杆与滑槽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降低了上盖板与下盖板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的转折处为圆弧形,所述螺旋管道的转折处采用圆弧形弯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液进入螺旋管内时,冷却液撞击在压力的作用下在螺旋管内移动。当冷却液与螺旋管的圆弧形弯管相互接触时,圆弧形弯管降低了冷却液在压力作用下撞击螺旋管时损失的动力,进而提高了冷却液在螺旋管内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液冷板本体的降温效果。

10、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板与下盖板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提高了上盖板与下盖板的热传导和导热面积,形成良好的冷却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液冷板本体的降温效果。在此过程中,提高了上盖板与下盖板的导热面积,进而降低了液冷板本体的大小,从而降低了液冷板本体的体积。

12、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底面与其靠近限位槽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上盖板与下盖板相互分离时,工作人员需向上移动上盖板,进而使滑杆在上盖板的作用下跟随上盖板向上滑动,从而使第二倾斜面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限位槽的内壁,进而使固定杆在滑杆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弹簧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固定杆与限位槽相互分离。在此过程中,降低了工作人员分离上盖板与下盖板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线降低了工作人员连接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16、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管采用铜管制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管采用铜管制成进一步提高了螺旋管的导热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降温效果。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申请中,液冷板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连接上盖板与下盖板。此时,工作人员通过第一连接头将冷却液输送至螺旋管内,进而使冷却液在螺旋管内移动,从而使冷却液通过第二连接头从螺旋管内排除。在此过程中,冷却液对液冷板本体周围进行降温。此外,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提高了液冷板本体的降温效果,螺旋管采用螺旋设计降低了液冷板本体的尺寸,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占地面积;

20、2、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使用时,工作人员需将液冷板本体放置在凹槽内,进而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占地面积。此外,当工作人员将液冷板本体放置在凹槽内时,液冷板本体与上盖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液冷板本体的降温效果;

21、3、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连接上盖板与下盖板时,工作人员需使滑杆与滑槽正对。此时,工作人员需向靠近下盖板的方向移动上盖板,进而使滑杆跟随上盖板向靠近下盖板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滑杆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进而使固定杆在滑杆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弹簧的方向滑动。在此过程中,当滑杆的底面与滑槽的内底壁抵接时,固定槽与限位槽正对,固定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限位槽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固定杆的一端滑入限位槽内,从而降低了滑杆与滑槽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降低了上盖板与下盖板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包括液冷板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液冷板本体(1)的上表面连接有上盖板(11),所述液冷板本体(1)的底面连接有下盖板(12),所述液冷板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旋槽(2),所述螺旋槽(2)内设置有螺旋管(13),所述螺旋管(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14),所述螺旋管(13)远离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15),所述上盖板(11)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个散热孔,所述下盖板(12)的底面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上盖板(11)的底面开设有凹槽(23),所述液冷板本体(1)与凹槽(23)相互匹配,所述第一连接头(14)贯穿上盖板(11)并延伸至上盖板(11)外,所述第二连接头(15)贯穿上盖板(11)并延伸至上盖板(11)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下盖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4),所述滑槽(24)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25),所述滑槽(24)内滑动设置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上表面与上盖板(11)的底面相互固定,所述滑杆(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固定槽(25)正对的限位槽(26),所述固定槽(25)与限位槽(26)内共同滑动设置有固定杆(31),所述固定杆(31)远离限位槽(26)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32),所述第一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槽(25)远离限位槽(26)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杆(31)的上表面与其靠近限位槽(26)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螺旋槽(2)的转折处为圆弧形,所述螺旋管(13)道的转折处采用圆弧形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上盖板(11)与下盖板(12)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滑杆(3)的底面与其靠近限位槽(26)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头(14)与第二连接头(15)的外壁均设置有螺纹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管(13)采用铜管制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包冷却用液冷板,包括液冷板本体,所述液冷板本体的上表面连接有上盖板,所述液冷板本体的底面连接有下盖板,所述液冷板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内设置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螺旋管远离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上盖板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一个散热孔,所述下盖板的底面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本申请具有降低液冷板体积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耿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辉卓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