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0813发布日期:2023-10-21 20:4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装置。本申请基于2021年3月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21-31920号及2021年5月25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21-87651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它们的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1、在汽车领域,为了削减co2,ev化在发展。对于ev汽车中使用的部件中收纳成为动力源的电池单元的电池包,为了防止因温度上升而引起的电池的劣化,需要设置冷却结构。迄今为止冷却结构的主流是空气冷却式,但近年来,伴随着电池的大容量化,采用冷却能力高的水冷式的例子在增加(例如专利文献1、2)。在水冷式的电池包中,在电池包的外侧形成冷却水流动的水冷介质用流路。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07443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1256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这里,由于在水冷介质用流路中包含有机成分的llc(长效冷却剂,也可以称为长寿命冷却剂)水溶液作为冷却液而流动,因此对于构成水冷介质用流路的构件要求相对于冷却液的高耐蚀性(冷却液耐蚀性)。此外在电池包的外侧设置冷却结构(具体而言水冷介质用流路)的情况下,由于电池包及冷却结构被配置于汽车的底面部,因此被暴露于外部环境中。因此,对于构成电池包及冷却结构的构件要求与汽车的行走部分同等的耐蚀性(外部耐蚀性)。即,在想要由铁来构成水冷式的电池包的外壁部分及冷却结构的情况下,对铁构件要求高的冷却液耐蚀性及外部耐蚀性。但是,满足这样的条件的技术迄今为止未被提出。

3、于是,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相对于冷却液的耐蚀性(冷却液耐蚀性)提高、而且相对于外部环境的耐蚀性(外部耐蚀性)也能够提高的、新颖并且得以改良的电池装置。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某个观点,提供一种电池装置(battery unit),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收纳电池单元的电池包和形成于电池包的底面的外侧的水冷介质用流路,水冷介质用流路由zn系镀覆钢板构成,在zn系镀覆钢板的表面,形成有无机皮膜或树脂皮膜作为化学转化处理皮膜,无机皮膜包含si系成分或zr系成分作为主要成分。

6、这里,也可以的是:水冷介质用流路彼此的间隔为40mm以下。

7、此外,也可以的是:电池包的底面由将al系镀覆钢板或al板加工而成的构件构成,水冷介质用流路与电池包的底面直接接触。

8、此外,也可以的是:水冷介质用流路与由al系镀覆钢板或al板制成的流路上盖接合,水冷介质用流路介由流路上盖与电池包的底面接合。

9、此外,也可以的是:水冷介质用流路彼此的间隔为10mm以上且40mm以下。

10、此外,也可以的是:水冷介质用流路彼此的间隔为10mm以上且40mm以下,电池包的底面与水冷介质用流路间的接合成为密封胶与点焊或者密封胶与机械接合的复合接合结构。

11、此外,也可以的是:无机皮膜包含v成分、p成分及co成分中的至少1种以上作为防锈成分。

12、此外,也可以的是:防锈成分为氧化钒、磷酸及硝酸co中的任一种以上。

13、此外,也可以的是:无机皮膜或树脂皮膜具有导电性。

14、此外,也可以的是:无机皮膜由包含si-o键、si-c键及si-oh键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相构成。

15、此外,也可以的是:无机皮膜的厚度为超过0μm且1.5μm以下。

16、此外,也可以的是:树脂皮膜包含树脂、防锈颜料及导电颜料。

17、此外,也可以的是:树脂皮膜包含金属粒子、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导电性氧化物粒子及导电性非氧化物陶瓷粒子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导电颜料,导电颜料的25℃的粉末电阻率为185×10-6ωcm以下,并且包含选自由zn、si、zr、v、cr、mo、mn、fe及w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构成元素。

18、此外,也可以的是:树脂皮膜以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的比例包含导电颜料。

19、此外,也可以的是:树脂皮膜的平均厚度为1.0μm以上且15μm以下。

20、此外,也可以的是:zn系镀覆钢板为zn-al-mg镀覆钢板,在zn-al-mg镀覆钢板的表面形成有包含si系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无机皮膜。

21、此外,也可以的是:zn系镀覆钢板为zn-al镀覆钢板,在zn-al镀覆钢板的表面形成有树脂皮膜。

22、发明效果

23、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观点,能够提供不仅相对于冷却液的耐蚀性(冷却液耐蚀性)提高、而且相对于外部环境的耐蚀性(外部耐蚀性)也能够提高的、新颖并且得以改良的电池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收纳电池单元的电池包、和形成于所述电池包的底面的外侧的水冷介质用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介质用流路彼此的间隔为40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底面由将所述zn系镀覆钢板加工而成的构件构成,所述水冷介质用流路与所述电池包的底面直接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介质用流路与由所述zn系镀覆钢板制成的流路上盖接合,所述水冷介质用流路介由所述流路上盖与所述电池包的底面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介质用流路彼此的间隔为10mm以上且40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介质用流路彼此的间隔为10mm以上且40m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皮膜包含v成分、p成分及co成分中的至少1种以上作为防锈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成分为氧化钒、磷酸及硝酸钴中的任一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皮膜或所述树脂皮膜具有导电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皮膜由包含si-o键、si-c键及si-oh键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相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皮膜的厚度为超过0μm且1.5μm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皮膜包含树脂、防锈颜料及导电颜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皮膜包含金属粒子、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导电性氧化物粒子及导电性非氧化物陶瓷粒子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所述导电颜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皮膜以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的比例包含所述导电颜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皮膜的平均厚度为1.0μm以上且15μm以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n系镀覆钢板为zn-al-mg镀覆钢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n系镀覆钢板为zn-al镀覆钢板,


技术总结
该电池装置具有收纳电池单元的电池包和形成于电池包的底面的外侧的水冷介质用流路,水冷介质用流路由Zn系镀覆钢板构成,在Zn系镀覆钢板的表面,形成有无机皮膜或树脂皮膜作为化学转化处理皮膜,无机皮膜包含Si系成分或Zr系成分作为主要成分。

技术研发人员:三宅恭平,古贺敦雄,植田浩平,三日月豊,乘田克哉,松井翔,大毛隆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