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9689发布日期:2024-03-22 10:2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蓄电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元件。


背景技术:

1、以锂离子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因其能量密度的高度多用于个人计算机、通信终端等电子设备、汽车等。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般而言构成为具备具有由隔离件电隔离的一对电极的电极体、以及介于电极间的非水电解质,并且通过在两电极间进行离子的授收而充放电。另外,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外的蓄电元件,也广泛普及有锂离子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等的电容器。

2、以这样的蓄电元件的高容量化、能量密度的提高等作为目的,作为上述蓄电元件的负极活性物质,可使用以石墨作为代表的碳材料(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这种蓄电元件的隔离件,为了确保正负极间的离子透过性,使用形成了多个细孔的聚烯烃系多孔质膜(参照专利文献2)。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5-222933号公报

6、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2/049748号


技术实现思路

1、然而,将现有的碳材料用于负极活性物质的蓄电元件存在输出性能并不充分的课题。另外,近年来,蓄电元件可用作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的辅助用电源。在这种汽车领域中使用的蓄电元件中,要求具备优异的输出特性。另外,要求对于内部短路具备高的耐性。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碳材料用于负极活性物质的蓄电元件中,输出性能优异且对于内部短路具有高耐性的蓄电元件。

3、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蓄电元件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的正极、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以及介于上述负极和上述正极之间的隔离件,上述正极的上述导电剂的含量为6质量%以下,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聚阴离子系化合物,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碳材料,上述隔离件具有由多孔质的聚烯烃系树脂膜构成的基材层,上述基材层包含无机粒子,上述隔离件的每单位厚度当中的透气度为4.0秒/(100cm3·μm)以下。

4、发明效果

5、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蓄电元件的输出性能优异,且对于内部短路具有高的耐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电元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所述隔离件的平均厚度为18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所述隔离件的气孔率为58%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元件,其中,所述聚阴离子系化合物的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蓄电元件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的正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以及介于上述负极和上述正极之间的隔离件,上述正极的上述导电剂的含量为6质量%以下,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聚阴离子系化合物,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碳材料,上述隔离件具有由多孔质的聚烯烃系树脂膜构成的基材层,上述基材层包含无机粒子,上述隔离件的每单位厚度当中的透气度为4.0秒/(100cm<supgt;3</supgt;·μm)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板仓大地,十河保宏,井口隆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