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冷板组件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2382发布日期:2023-06-28 18:1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电池冷板组件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汽车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冷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工作中电芯发热量大,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动力电池的温度不仅影响其充放电性能,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2、动力电池中,电芯与电池冷板接触,通过电池冷板中冷媒循环冷却电芯。电池冷板包括多个口琴管以及连接口琴管的集流管,口琴管与电芯直接接触,集流管上相邻口琴管之间设置有隔片,用于引导冷媒流向以形成冷却循环。

3、现有的电池冷板中,隔片插入集流管径向开槽并与集流管焊接连接,以阻隔冷媒。隔片与集流管之间至少部分焊缝位于集流管内部,该部分焊缝容易出现焊接不良且难以检测,导致隔片与集流管之间密封不良,冷媒从隔片处通过,不再按照既定线路进行冷却循环,进而影响动力电池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冷板组件及电池模组,以避免隔片与集流管之间密封不良影响动力电池散热。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冷板组件,包括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

3、至少两个管节,两个所述管节沿其轴向间隔设置;

4、隔套,包括隔板部,所述隔板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管节之间,两个所述管节分别与所述隔板部密封连接;

5、连接件,连接所述隔板部和所述管节,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管节外部或相邻所述管节之间。

6、可选的,所述隔板部两侧的两个所述管节同轴连接。

7、可选的,所述隔套还包括套筒部,所述隔板部位于所述套筒部内,所述隔板部两侧的两个所述管节均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套筒部内,所述隔板部两侧的两个所述管节通过所述套筒部同轴连接。

8、可选的,所述管节和所述套筒部焊接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焊接剂,所述焊接剂位于所述套筒部的口部。

9、可选的,所述隔套还包括凸台部,两个所述凸台部分别位于所述隔板部两侧,所述管节至少一端具有限位槽,所述凸台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10、可选的,所述凸台部位于所述套筒部内壁,所述凸台部与所述套筒部连接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台部在所述凹槽处的周向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槽的周向宽度。

11、可选的,所述套筒部的外壁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面。

12、可选的,所述集流管包括径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管节包括第一管节、第二管节、第三管节、第四管节、第五管节和第六管节,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通过所述隔套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一管节、所述第二管节和所述第三管节,所述第二集流管包括通过所述隔套依次连接的所述第四管节、所述第五管节和所述第六管节;

13、所述电池冷板组件还包括跨接弯管,以及在第一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口琴管、第二口琴管、第三口琴管和第四口琴管,所述第一口琴管连接所述第一管节和所述第四管节,所述第二口琴管连接所述第二管节和所述第五管节,所述第三口琴管连接所述第三管节和所述第五管节,所述第四口琴管连接所述第三管节和所述第六管节,所述跨接弯管连接所述第四管节和所述第六管节;

14、其中,所述第二管节具有进水口,所述第一管节具有排水口。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口琴管、所述第二口琴管、所述第三口琴管和所述第四口琴管在第二方向的同一侧面共面,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17、电芯;

18、电池冷板组件,所述电池冷板组件包括口琴管,所述电芯与所述口琴管接触。

19、本申请公开的电池冷板组件及电池模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申请中,集流管包括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管节以及连接相邻管节的隔套,隔套包括隔板部,隔板部两侧管节与隔板部通过连接件密封连接,连接件位于管节外部或相邻管节之间,管节与隔板部密封连接工艺简单,不容易出现密封不良,从而可避免冷媒从隔板部泄露影响电池散热。

21、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部两侧的两个所述管节同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还包括套筒部,所述隔板部位于所述套筒部内,所述隔板部两侧的两个所述管节均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套筒部内,所述隔板部两侧的两个所述管节通过所述套筒部同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和所述套筒部焊接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焊接剂,所述焊接剂位于所述套筒部的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还包括凸台部,两个所述凸台部分别位于所述隔板部两侧,所述管节至少一端具有限位槽,所述凸台部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位于所述套筒部内壁,所述凸台部与所述套筒部连接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台部在所述凹槽处的周向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槽的周向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的外壁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包括径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管节包括第一管节、第二管节、第三管节、第四管节、第五管节和第六管节,所述第一集流管包括通过所述隔套依次连接的所述第一管节、所述第二管节和所述第三管节,所述第二集流管包括通过所述隔套依次连接的所述第四管节、所述第五管节和所述第六管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琴管、所述第二口琴管、所述第三口琴管和所述第四口琴管在第二方向的同一侧面共面,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属于汽车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冷板组件及电池模组,所述电池冷板组件包括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至少两个管节、隔套和连接件,两个所述管节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所述隔套包括隔板部,所述隔板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管节之间,两个所述管节分别与所述隔板部密封连接,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隔板部和所述管节,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管节外部或相邻所述管节之间。本申请中,连接件位于管节外部或相邻管节之间,管节与隔板部密封连接工艺简单,不容易出现密封不良,从而可避免冷媒从隔板部泄露影响电池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凡则宏,郎春艳,刘小文,赵云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