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远程信息处理器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8094发布日期:2023-04-21 06:1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天线、远程信息处理器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远程信息处理器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网联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得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的设备的设计重点集中在器件的小型化(紧凑尺寸)以及易集成等领域。

2、但是,现有的天线往往需要具有较大的尺寸来实现较好的通信功能,使得现有的天线与电路板间常会具有较大的连接面积,不利于电路板上其他模块的布置,且天线还需要与金属元件间设置一定的净空来保证天线的正常工作,因此,包含有天线与电路板的远程信息处理器常需要具有较大的尺寸,降低了远程信息处理器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远程信息处理器以及车辆,旨在提高远程信息处理器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天线包括主体部、馈电部和接地部,主体部呈板状;馈电部包括第一本体与馈电脚,馈电脚用于与电路板的微带线连接,馈电脚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本体连接于主体部与馈电脚之间;接地部包括第二本体与接地脚,接地脚用于与电路板的接地端连接,接地脚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本体连接于主体部与接地脚之间,其中,第一方向为主体部的厚度方向。

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第一本体的表面与主体部的表面间的夹角为90°;和/或,第二本体的表面与主体部的表面间的夹角为90°。

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馈电脚与主体部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等于接地部与主体部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主体部沿环形路径延伸并与馈电部连接以呈封闭环状,馈电部和接地部沿环形路径间隔设置。

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接地部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接地部沿环形路径间隔设置。

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天线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包括第三本体与支撑脚,支撑脚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三本体连接于第二分段与支撑脚之间,支撑部、馈电部与接地部位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同一侧。

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支撑脚与主体部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等于馈电脚与主体部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以及接地部与主体部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接地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接地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支撑部和馈电部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两两相交。

10、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主体部包括第一天线臂与第二天线臂,第一天线臂、第二天线臂与馈电部相互连接以呈封闭环状并环绕形成有镂空部,第一天线臂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第一天线臂的一端与馈电部连接;第二天线臂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以及第四分段,第一分段连接于第二分段与馈电部之间,第二分段远离第一分段的一端与第三分段连接,第三分段远离第二分段的一端与第一天线臂远离馈电部的一端连接,第四分段连接于第三分段靠近镂空部的一侧并在第三方向上凸出于第三分段设置,第一分段与第三分段沿第二方向延伸成型,第二分段与第四分段沿第三方向延伸成型。

11、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支撑部与第二分段连接;两个接地部中的一个接地部与第一分段连接,另一个接地部与第四分段连接。

12、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连接于第一分段的接地部位于第一分段在第三方向上远离镂空部的一侧,连接于第四分段的接地部位于第四分段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支撑部位于第二分段在第二方向上远离馈电部的一侧。

13、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天线臂的延伸长度为115mm至117mm。

14、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主体部上设置第一加强部,第一加强部的延伸路径与至少部分主体部的延伸路径相同,第一加强部凸出于主体部的表面设置。

15、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加强部在第一方向上凸出于主体部靠近馈电部一侧的表面设置。

1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本体通过第一弯折部与主体部连接,第一弯折部上设置第二加强部,第二加强部从主体部向第一本体延伸,第二加强部凸出于第一弯折部的表面设置;和/或,第二本体通过第二弯折部与主体部连接,第二弯折部上设置第三加强部,第三加强部从主体部向第二本体延伸,第三加强部凸出于第二弯折部的表面设置。

17、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加强部凸出于第一弯折部朝向馈电部和主体部一侧的表面设置;和/或,第三加强部凸出于第二弯折部朝向接地部和主体部一侧的表面设置。

18、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本体上设置第四加强部,第四加强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第四加强部在第二方向上凸出于第一本体靠近主体部一侧的表面设置。

19、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三本体通过第三弯折部与主体部连接,第三弯折部上设置第五加强部,第五加强部从主体部向第三本体延伸,第五加强部凸出于第三弯折部朝向支撑部和主体部一侧的表面设置。

2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程信息处理器,远程信息处理器包括电路板以及前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中的天线。

21、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前述第二方面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远程信息处理器。

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包括主体部、馈电部和接地部,馈电部包括馈电脚以及第一本体,天线能够通过馈电脚与电路板中微带线的连接以进行馈电,接地部包括接地脚以及第二本体,天线能够通过接地脚与电路板中接地端的连接以进行接地,主体部呈板状,第一本体连接于馈电脚与主体部之间,第二本体连接于接地脚与主体部之间,使得天线与电路板连接后主体部能够实现多个频段的通信。并且,由于天线是通过馈电部和接地部与电路板进行连接的,使得电路板上可以仅预留与馈电脚和接地脚进行连接的位置,从而方便了电路板上其他模块的布置,也提高了天线与电路板间相对位置设置的灵活性。通过设置馈电脚与主体部间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设置接地脚与主体部间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使得在第一方向上主体部与电路板间能够间隔一定的距离,该距离能够充当天线与其他金属元件间所需的净空,使得电路板上的部分模块能够设置于天线的下方且不易干扰天线的正常工作,也使得电路板可直接安装在远程信息处理器的金属地板上,大大的提高了远程信息处理器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表面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间的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脚与所述主体部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等于所述接地部与所述主体部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沿环形路径延伸并与所述馈电部连接以呈封闭环状,所述馈电部和所述接地部沿所述环形路径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部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接地部沿所述环形路径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三本体与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分段与所述支撑脚之间,所述支撑部、所述馈电部与所述接地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与所述主体部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等于所述馈电脚与所述主体部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以及所述接地部与所述主体部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接地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馈电部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两两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分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分段的所述接地部位于所述第一分段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远离所述镂空部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四分段的所述接地部位于所述第四分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分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馈电部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臂的延伸长度为115mm至117mm。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设置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延伸路径与至少部分所述主体部的延伸路径相同,所述第一加强部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表面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凸出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馈电部一侧的表面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通过第一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上设置第二加强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凸出于所述第一弯折部朝向所述馈电部和所述主体部一侧的表面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第四加强部,所述第四加强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成型,所述第四加强部在第二方向上凸出于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主体部一侧的表面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8.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本体通过第三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上设置第五加强部,所述第五加强部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第三本体延伸,所述第五加强部凸出于所述第三弯折部朝向所述支撑部和所述主体部一侧的表面设置。

19.一种远程信息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2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远程信息处理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线、远程信息处理器以及车辆。该天线包括主体部、馈电部和接地部,主体部呈板状;馈电部包括第一本体与馈电脚,馈电脚用于与电路板的微带线连接,馈电脚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本体连接于主体部与馈电脚之间;接地部包括第二本体与接地脚,接地脚用于与电路板的接地端连接,接地脚与主体部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本体连接于主体部与接地脚之间,其中,第一方向为主体部的厚度方向。本申请提供的天线能够提高远程信息处理器内部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山,周祥伟,顾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