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42470发布日期:2023-04-26 02:3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产业化晶体硅太阳电池表面电极是利用丝网印刷银(ag)浆并烧结工艺或者电镀工艺形成图案化的银栅线。而丝网印刷浆并烧结工艺虽然工艺简单,产能较高,但是丝网印刷的成品率受到丝网、导电浆料特性的影响,丝网印刷电极的线宽范围在30μm 100μm,很难进一步降低。较粗线宽的电极,存在两个缺陷:第一个缺陷,银浆的成本大约占电池成本的20%,非硅成本的40%,降低银耗量,对于晶体硅太阳电池,尤其是hjt电池的意义重大;第二个缺陷,表面电极对硅片的覆盖大,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因此,如何降低表面电极的线宽,减少导电浆料的用量和提高电池的收光面积,具有重要价值。

2、cn101425546b(梅耶博格)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电电池的电极,包括具有平坦表面的电绝缘光学透明膜;所述平坦表面上的粘合剂层;多个平行的电传导性线,所述线位于所述膜的所述平坦表面的上方并且嵌入到所述粘合剂层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小于嵌入到所述粘合剂层中的所述线的厚度,使得所述线的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粘合剂层突出;以及欧姆接触装置,所述欧姆接触装置使得从所述粘合剂层突出的所述线的表面的所述部分与所述光电组件的所述电传导性表面欧姆接触;所述粘合剂层可工作为将所述膜粘合性固定到所述电传导性表面,而所述欧姆接触装置使得从所述粘合剂层突出的所述线的表面的所述部分与所述光电组件的所述电传导性表面欧姆接触。

3、结构复杂,工艺繁琐,尤其是用于电池阵列连接的电极尤其复杂,且光电组件表面需要绘制银细栅,造成生产成本是相对高的,同时由于粘合剂层在层压时具有流动性,无法使电极稳定的保持在固定位置上,制造过程中膜和线与光伏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较大,从而影响光伏组件的性能。该技术达不到降低表面电极的线宽,减少导电浆料的用量和提高电池的收光面积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了降低表面电极的线宽,减少导电银浆的用量,提高电池的收光面积,减少焊接或绘制栅线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2、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组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一个和第一电池相邻的第二电池和用于将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池串联的电极,电极包括一载体,载体一表面朝内设置有若干个开口部,且若干个开口部的每一开口部的深宽比大于1.5,若干个开口部内均容置有导电材料,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池表面均设置一透明导电层。

4、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分别具有二个相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至少一个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5、进一步地,透明导电层为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包括氧化铟锡(i to,i n2o3:sn)、掺铝的氧化锌(azo,zno:a l)、掺氟的氧化锡(fto,sno2:f)、掺锑的氧化锡(ato,sn2o:sb)。

6、进一步地,载体选自pet、pen、pct、pc、petg、pmma、pe、pp、pva、离聚物透明片材或任何透明并具有预定强度的塑料体。

7、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设置在载体与透明导电层之间的胶黏层。

8、进一步地,若干个开口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载体的厚度。

9、进一步地,若干个开口部的每一开口部可以是矩形、梯形、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且多边形的边可以是弧线。

10、进一步地,导电材料选自金属导体、非金属导体或导电高分子。

11、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导电材料与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的导电粘结层。

12、进一步地,导电粘结层为多层,包括第一导电粘结层和第二导电粘结层。

13、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4、1.本发明通过将电极与具有透明导电层的电池相结合,电极完全可以替代电池上的主栅、细栅以及用于串联电池的焊带,减少绘制细栅、焊接的工序的同时可以避免焊接、绘制细栅产生的应力造成电池的破损,提高生产效率。

15、2.本发明采用的电极能够有效的控制导电材料的高宽比,可以在保证透明导电层收集到电子正常导出的情况下,使电池具有最大的收光面积,同时导电材料的用量最小,既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又能节约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组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一个和所述第一电池相邻的第二电池和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池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池串联的电极,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池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池表面均设置一透明导电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一载体,所述载体一表面朝内设置有若干个开口部,且若干个所述开口部的每一开口部的深宽比大于1.5,若干个所述开口部内均容置有导电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池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池分别具有二个相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层为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包括氧化铟锡(ito,in2o3:sn)、掺铝的氧化锌(azo,zno:al)、掺氟的氧化锡(fto,sno2:f)、掺锑的氧化锡(ato,sn2o:s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载体与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的胶黏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选自pet、pen、pct、pc、petg、pmma、pe、pp、pva、离聚物透明片材或任何透明并具有预定强度的塑料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载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池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池之间的胶黏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开口部的深度小于或等于载体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开口部的每一开口部可以是矩形、梯形、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且多边形的边可以是弧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选自金属导体、非金属导体或导电高分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导电材料与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的导电粘结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粘结层为多层,包括第一导电粘结层和第二导电粘结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组结构,包括电池和电极,电极包括一载体,载体一表面朝内设置有若干个开口部,且若干个开口部的每一开口部的深宽比大于1.5,若干个开口部内均容置有导电材料,电池表面具有透明导电层。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