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防护部件、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1177发布日期:2023-08-10 07:39阅读:55来源:国知局
电芯防护部件、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池包,具体涉及一种电芯防护部件、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在电芯热失控后,喷出的高温熔融物堆积后,熔融物会带动电芯极柱向上的位移,随着热失控喷发的不确定性,极柱运动朝向也有着不确定性,进而电芯极柱上焊接的铝巴的也会产生位移,可能导致铝巴和铝巴之间的绝缘耐压失效或者导致铝巴和不同列电芯壳体之间的绝缘耐压失效,进而引起短路拉弧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芯防护部件,可以降低电芯短路产生拉弧的风险,提高电芯的使用安全性。

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包。

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4、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芯防护部件,包括:主体;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与所述第二防护部分别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第一防护部环绕在所述主体的外周,所述第一防护部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防护部设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且所述第二防护部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防护部适于与电芯的极柱相连,所述第二防护部适于安装在相邻两个电芯的铝巴之间。

5、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芯防护部件,可以降低电芯短路产生拉弧的风险,提高电芯的使用安全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防护部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护部和所述第二防护部之间,所述支撑部倾斜布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防护部件还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卡接部上设有用于连接电芯的卡爪。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爪的截面宽度由上向下逐渐减小。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防护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a,且10mm≤a≤20mm。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防护部件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环绕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所述加强部设在所述第一防护部和所述卡接部之间,且所述加强部与所述卡接部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在主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b,且2mm≤b≤4m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部在所述主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c,且15mm≤c≤30mm。

13、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依次排列布置,所述电芯上安装有极柱;电芯防护部件,所述电芯防护部件设在相邻两个电芯之间,所述电芯防护部件为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芯防护部件。

14、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防护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防护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一防护部和所述第二防护部之间,所述支撑部倾斜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防护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卡接部设有用于连接电芯的卡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防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截面宽度由上向下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防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防护部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a,且10mm≤a≤20mm。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防护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环绕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所述加强部设在所述第一防护部和所述卡接部之间,且所述加强部与所述卡接部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防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在主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b,且2mm≤b≤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防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部在所述主体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c,且15mm≤c≤30mm。

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防护部件、电池包及车辆,所述电芯防护部件包括主体、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第一防护部与第二防护部分别与主体相连,第一防护部环绕在主体的外周,第一防护部沿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防护部设在主体的顶部,且第二防护部沿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防护部适于与电芯的极柱相连,第二防护部适于安装在相邻两个电芯的铝巴之间。本发明的电芯防护部件,可以降低电芯短路产生拉弧的风险,提高电芯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福鑫,刘鹏,黄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