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2838发布日期:2023-06-28 14:4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1、智能机器人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能够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在制造业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水平。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从60年代初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于感觉控制的智能机器人已达到实际应用阶段,基于知识控制的智能机器人也取得较大进展,已研制出多种样机。智能机器人能自主的完成工作,无须人为直接控制和操作,且功率低、噪音小、外形精巧美观,大幅度降低人工操作。自动行走功能,防止碰撞,范围之内防止出线,自动返回充电,具备安全检测和电池电量检测,具备一定爬坡能力。因此,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智能机器人的研究。

2、现阶段市场上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为了适应大面积的作业区域,在智能机器人的工作区域内通常配备与智能机器人相配套的充电装置。目前的智能机器人普遍采用自动回桩充电的充电方式。当只能机器人自动回桩之后,充电座上的电极与智能机器人上的电极接触,然后开始充电。智能机器人可在充电装置处进行充电待命,需要进行工作时,智能机器人在电池的电力支持下自动驶离充电装置对工作区域进行工作。

3、然而,在现有的智能机器人产品中,机器人的电极周围会有些凹槽或者筋位等结构,导致下雨天或者清洗智能机器人之后,凹槽的内部存有积水。此时,如果智能机器人处于充电状态时,其正负电极会导通。正负电极的材质一般为铜合金,导通之后会加速电极的腐蚀,在电极上形成一层膜,导致电极接触不良,无法正常充电。此外,当充电座的电极与智能机器人的电极接触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加、充电效率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智能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智能机器人产品中,机器人的电极周围会有些凹槽或者筋位等结构,导致下雨天或者清洗智能机器人之后,凹槽的内部存有积水。此时,如果智能机器人处于充电状态时,其正负电极会导通。正负电极的材质一般为铜合金,导通之后会加速电极的腐蚀,在电极上形成一层膜,导致电极接触不良,无法正常充电。此外,当充电座的电极与智能机器人的电极接触时,容易产生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加、充电效率下降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充电口、充电舌以及设置于充电口内部的电极结构;

4、充电座的一侧设有充电舌;

5、充电口与充电舌相配合,充电舌插置于充电口中,且充电舌与电极结构相连接。

6、这样通过充电座、充电口、充电舌以及充电口内部的电极结构的设置,充电口与充电舌相配合,充电舌插置于充电口中,且充电舌与电极结构相连接,实现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的充电功能。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口的底端表面处具有倾斜的导向面,以使充电口的周围存在积液时沿导向面导出。

9、这样通过在充电口的一面上设置倾斜的导向面,避免积液的存留从而造成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的损坏,延长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极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11、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平行设置于充电口底端的表面上。

12、这样通过设置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结构,以便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极结构还包括:分隔件;

14、分隔件用于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隔开,以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始终保持分离。

15、这样通过在电极结构中设置分隔件,避免了充电口周围存在积液时可能会导致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导通,从而腐蚀电极结构的情况。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隔件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长度,以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完全分隔。

17、这样通过设置分隔件的长度等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长度,使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完全分隔,避免在分隔件的长度小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长度时,积液仍可能通过分隔件导致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导通的情况。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还包括:压紧件;

19、压紧件设置于充电口顶端的表面处;

20、压紧件用于在充电舌插置于充电口时,压住充电舌,以使充电舌与电极结构接触。

21、这样通过压紧件的设置,避免充电舌与电极结构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提升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的充电效率。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隔件、压紧件与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固定相连。

23、这样通过设置分隔件、压紧件与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固定相连,在生产过程中易加工制造,具有便于安装、维修以及更换的特点。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隔件、压紧件与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为一体成型。

25、这样通过设置分隔件、压紧件与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为一体成型,在生产过程中大大缩短了制作时间成本,且相应的强度与有所提升。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充电舌还包括:充电座电极弹片;

27、充电座电极弹片设置于充电舌底部的表面上,且充电座电极弹片与电极结构对应设置。

28、这样通过在充电舌的一面上设置充电座电极弹片,以使充电舌能够卡接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进一步使得充电舌与电极结构配合得更为稳定,充电效果更好。

29、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包括本体以及上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

30、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设置于本体的一端。

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智能机器人,该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充电口、充电舌以及设置于充电口内部的电极结构,充电座的一侧开设有充电口,充电口与充电舌相配合,充电舌插置于充电口中,且充电舌与电极结构相连接。该智能机器人包括本体以及上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设置于本体的一端。这样,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能够使得智能机器人上的凹槽里的积液尽快排出,防止积液将电极结构导通从而腐蚀电极,延长了电极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提高充电口内的电极结构与充电舌的结合能力,避免电极间的接触不良。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座、充电口、充电舌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口内部的电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的底端表面处具有倾斜的导向面,以使所述充电口的周围存在积液时沿所述导向面导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结构还包括:分隔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完全分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还包括:压紧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为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舌还包括:充电座电极弹片;

10.一种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及智能机器人,该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座、充电口、充电舌以及设置于充电口内部的电极结构,充电座的一侧开设有充电口,充电口与充电舌相配合,充电舌插置于充电口中,且充电舌与电极结构相连接。该智能机器人包括本体以及上述的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设置于本体的一端。这样,智能机器人充电装置能够使得智能机器人上的凹槽里的积液尽快排出,防止积液将电极结构导通从而腐蚀电极,延长了电极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提高充电口内的电极结构与充电舌的结合能力,避免电极间的接触不良。

技术研发人员:崔俊伟,乔万阳,宗振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未岚大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