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安装于基板的安装面的壳体和插座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以及该电连接器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1、以往,作为用于车载用途等的电连接器,已知一种具有将插座保持于外壳体(outer housing)等壳体的内部的结构的电连接器。
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一对臂部,通过弹性力来夹持插座;以及卡定部,具备卡定面并且设于臂部的顶端,其中,该卡定面平行于与嵌入插座的方向正交的平面。此外,专利文献1的电连接器在由卡定面和臂部形成的角部具有按压面,该按压面在臂部夹持插座时将插座向嵌入方向按压。由此,能使插座以不会晃动的方式保持于外壳体。
3、此外,专利文献1的电连接器需要维持插座的端子部相对于基板的安装面的平坦度(以下,记载为“共面性”(coplanarity))。不仅如此,专利文献1的电连接器需要考虑插座与壳体的固定位置和壳体与基板的连接位置的位置精度来维持共面性。例如,在插座的端子间距为0.8mm的情况下,要求0.15mm以下的共面性。
4、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插座的端子部的间距越窄,则要求的共面性越严格,因此具有无法通过需要考虑插座与壳体的固定位置和壳体与基板的连接位置的位置精度来应对所要求的共面性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具有以下问题:在插座的端子间距为0.5mm以下的情况下,对插座要求的共面性为0.08mm以下,因此无法应对所要求的共面性。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7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插座的端子部的间距为窄间距也能将插座的端子部的共面性维持在良好的状态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连接器的安装方法。
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4、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具有安装于基板的安装面的壳体和插座,所述壳体具备:容纳部,设于与所述安装面对置的底面,并且以使所述插座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容纳该插座;保持部,将所述插座保持于所述容纳部;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安装面;内顶壁部,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插座的上方与所述插座对置;以及按压部,从所述内顶壁部向下方突出,并且在所述按压部与由所述保持部保持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插座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插座具备焊接于所述安装面的端子部,在所述插座由所述保持部保持于所述容纳部的状态下,所述端子部位于与所述抵接部相同的高度或所述抵接部的下方,并且所述插座能向上方移动,在所述抵接部已抵接于所述安装面时,所述插座被所述按压部按压向所述安装面。
5、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是具有安装于基板的安装面的壳体和插座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具有:插入工序,将所述插座插入于设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安装面对置的底面的容纳部;以及保持工序,通过所述壳体的保持部,使通过所述插入工序而插入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插座以向外部露出的状态保持于所述容纳部,由此使所述插座的焊接于所述安装面的端子部位于与所述壳体的抵接于所述安装面的抵接部相同的高度或所述抵接部的下方,并且使所述插座能向上方移动,在所述保持工序中,在所述抵接部已抵接于所述安装面时,能够由按压部将所述插座按压向所述安装面,其中,所述按压部从所述壳体的内顶壁部向下方突出,并且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插座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顶壁部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插座的上方与所述插座对置。
6、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安装方法是将具有壳体和插座的电连接器安装于基板的安装面的电连接器的安装方法,其中,通过所述壳体的保持部,使所述插座以向外部露出的状态保持于设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安装面对置的底面的容纳部,由此使所述插座的焊接于所述安装面的端子部位于与所述壳体的抵接于所述安装面的抵接部相同的高度或所述抵接部的下方,并且使所述插座能向上方移动,所述壳体的内顶壁部在由所述保持部保持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插座的上方与所述插座对置,从所述内顶壁部向下方突出的按压部在其与所述插座之间具有间隙,在这样的状态下,在使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安装面时,通过所述按压部来将所述插座按压向所述安装面,将所述端子部焊接于所述安装面。
7、在使插座的端子部抵接于基板的安装面之后,能一边使插座相对于壳体向上方进行相对移动,一边使壳体的抵接部抵接于安装面,会不受壳体影响地将插座的端子部焊接于安装面。
8、发明效果
9、根据本发明,即使插座的端子部的间距为窄间距,也能将插座的端子部的共面性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1.一种电连接器,具有安装于基板的安装面的壳体和插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4.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为具有安装于基板的安装面的壳体和插座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5.一种电连接器的安装方法,其为将具有壳体和插座的电连接器安装于基板的安装面的电连接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