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0414发布日期:2024-02-02 21:5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已经广泛用于人们生活中,例如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的显示屏幕。随着生活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们除了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也越来越高,显示面板中走线越来越多,显示面板中走线越来越密集,特别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led)中,各个发光器件需要复杂的像素驱动电路来驱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走线更加密集。

2、然而,当前显示面板中密集的走线导致不同电位的走线之间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存在重叠,在重叠部位产生较大的寄生电容,使得不同走线之间存在信号串扰(干扰),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可以解决当前不同电位的走线之间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存在重叠,所导致的寄生电容较大,不同走线之间存在信号串扰(干扰),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和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多个像素电路,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组和多个信号线组,所述信号线组包括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源信号线和第一数据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组划分多个所述像素电路为多个像素电路列,所述信号线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像素电路列的相邻部位处,所述晶体管组设置于所述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线组之间;

3、所述电源信号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宽度,所述电源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在所述电源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重叠部位,所述电源信号线包括至少一个挖孔,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与所述挖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重叠设置。

4、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线组还包括第二数据信号线,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并列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

5、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相邻的信号线组的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驱动位于不同行的所述晶体管组,位于同一信号线组的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驱动位于同一行的所述晶体管组,一个所述晶体管组耦接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或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中一条。

6、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为直线,所述电源信号线为非直线状。

7、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信号线包括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不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重叠,所述挖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

8、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挖孔的延伸方向与在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一致。

9、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挖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宽度。

10、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挖孔的最外侧两边缘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宽度和所述第三段的宽度。

11、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层结构包括:

12、有源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有源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

13、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有源层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源极和漏极,以及所述电源信号线,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至少电连接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所述半导体层;

14、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15、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背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一数据信号线。

16、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相同,且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

17、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钛/铝/钛叠层,其中铝的厚度大于或等于7000埃。

18、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挖孔任一侧的所述第一段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9微米

1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和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多个像素电路,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组和多个信号线组,所述信号线组包括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源信号线和第一数据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组划分多个所述像素电路为多个像素电路列,所述信号线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像素电路列的相邻部位处,所述晶体管组设置于所述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线组之间;所述电源信号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宽度,所述电源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在所述电源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重叠部位,所述电源信号线包括至少一个挖孔,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与所述挖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重叠设置。本申请中,通过挖孔设置,减小了电源信号线和第一数据信号线的正对面积,减小了寄生电容的大小,从而减小了电源信号线和第一数据信号线之间的信号串扰,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多个像素电路,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组和多个信号线组,所述信号线组包括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源信号线和第一数据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组划分多个所述像素电路为多个像素电路列,所述信号线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像素电路列的相邻部位处,所述晶体管组设置于所述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线组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组还包括第二数据信号线,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并列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的信号线组的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驱动位于不同行的所述晶体管组,位于同一信号线组的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驱动位于同一行的所述晶体管组,一个所述晶体管组耦接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或所述第二数据信号线中一条。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为直线,所述电源信号线为非直线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信号线包括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不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重叠,所述挖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不重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挖孔的延伸方向与在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一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挖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挖孔的最外侧两边缘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宽度和所述第三段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层结构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相同,且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厚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钛/铝/钛叠层,其中铝的厚度大于或等于7000埃。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挖孔任一侧的所述第一段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9微米。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多个像素电路包括多个晶体管组和多个信号线组,信号线组包括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电源信号线和第一数据信号线,信号线组划分多个像素电路为多个像素电路列,信号线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像素电路列的相邻部位处,晶体管组设置于两个相邻的信号线组之间;电源信号线的宽度大于第一数据信号线的宽度,电源信号线和第一数据信号线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在电源信号线和第一数据信号线的重叠部位,电源信号线包括至少一个挖孔,所述第一数据信号线与所述挖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重叠设置。本申请中减小了电源信号线和第一数据信号线之间的信号串扰。

技术研发人员:陈归,李恒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