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胶带和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0435发布日期:2024-02-02 21:5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柔性胶带和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胶带和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1、mini-led(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和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由于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和色彩饱和度、寿命长、响应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现有玻璃基mini-led和micro-led显示面板为了实现无缝拼接,通常采用背绑技术来减小拼接宽度。具体的,会通过在玻璃基板的两侧设置连接端子,然后通过正面导线、侧面导线和背面导线连接玻璃基板两侧的连接端子。但现有显示器件的正面导线、侧面导线和背面导线需要分三次进行刻蚀,工艺步骤复杂,且在侧面导线的激光刻蚀过程中,由于对位精度不足,导致侧面导线的位置发生偏移,出现侧面导线连接的相邻两个正面导线和背面导线,导致相邻正面导线和相邻背面导线出现短路,影响显示器件的良率。

2、所以,现有显示器件存在侧面导线工艺步骤复杂,以及侧面导线的对位精度不足导致相邻导线之间出现短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胶带和显示模组,用以解决现有显示器件存在侧面导线工艺步骤复杂,以及侧面导线的对位精度不足导致相邻导线之间出现短路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胶带,该柔性胶带用于连接显示面板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端子和第二表面的第二端子,所述柔性胶带包括:

3、柔性衬底;

4、金属走线,设置于所述柔性衬底一侧,至少部分所述金属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

5、其中,所述金属走线的最大线宽为第一线宽,相邻两条所述金属走线的最大线距为第一线距,所述第一端子的最小线宽为第二线宽,所述第一端子的最小线距为第二线距,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存在对位偏差,所述第一线宽小于所述第二线距与所述对位偏差的差值,所述第一线距小于所述第二线宽与所述对位偏差的差值。

6、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条所述金属走线的线宽相等,且任意相邻两条所述金属走线的线距相同。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胶带还包括阻水层,所述阻水层设置于所述柔性衬底与所述金属走线之间,或者所述阻水层设置于所述柔性衬底远离所述金属走线的一侧。

8、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柔性胶带和显示面板;

9、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侧面,所述第一端子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端子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端子对应设置;

10、所述柔性胶带沿所述第一表面、所述侧面至所述第二表面设置,金属走线设置于柔性衬底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且至少部分所述金属走线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

11、其中,在第一表面一侧,所述金属走线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柔性衬底之间,在第二表面一侧,所述金属走线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柔性衬底之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对位偏差为0,所述第一端子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重合。

13、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端子绝缘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端子绝缘设置的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绝缘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走线包括第一金属走线,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面积等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线宽与所述第一端子的线长的乘积,且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线宽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线长的乘积;和/或所述金属走线包括第二金属走线,所述第二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的线宽与所述第一端子的线长的乘积,且所述第二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的线宽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线长的乘积。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子端子和第二子端子;

16、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三子端子和第四子端子,所述第三子端子与所述第一子端子对应设置,所述第四子端子与所述第二子端子对应设置;

17、其中,所述第一子端子的线宽等于所述第三子端子的线宽,所述第二子端子的线宽等于所述第四子端子的线宽,所述第二子端子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一子端子的线宽,连接所述第一子端子和所述第三子端子的所述金属走线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连接所述第二子端子和所述第四子端子的所述金属走线的数量。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端子的线宽小于对应的所述金属走线的线宽与对应的所述金属走线的线距之和,所述第一子端子与所述第三子端子通过一金属走线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子端子的线宽大于对应的所述金属走线的线宽的两倍与对应的所述金属走线的线距之和,所述第二子端子与所述第四子端子通过两条以上所述金属走线连接。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胶带还包括绝缘胶,所述绝缘胶至少设置于相邻金属走线之间,在对应所述第一端子的区域,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端子直接接触,在对应所述第二端子的区域,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直接接触,或者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异方性导电胶,所述异方性导电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金属走线之间,所述异方性导电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金属走线之间。

20、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胶带和显示模组;该柔性胶带通过金属走线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无须分别设置正面导线、侧面导线和背面导线,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制备效率,且柔性胶带可以对金属走线和端子进行保护,无须设置侧面封胶,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制备效率,且通过使第一线宽小于第二线距与对位偏差的差值,第一线距小于第二线宽与对位偏差的差值,即使金属走线出现偏移,金属走线也无法连接两个第一端子,金属走线无法连接两个第二端子,且金属走线不会连接不对应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则可以避免相邻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出现短路,且金属走线出现偏移时,至少一个金属走线能够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使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能够正常连接,显示模组正常工作,提高显示模组的良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胶带,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显示面板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的第一端子和第二表面的第二端子,所述柔性胶带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胶带,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条所述金属走线的线宽相等,且任意相邻两条所述金属走线的线距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胶带还包括阻水层,所述阻水层设置于所述柔性衬底与所述金属走线之间,或者所述阻水层设置于所述柔性衬底远离所述金属走线的一侧。

4.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柔性胶带和显示面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对位偏差为0,所述第一端子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端子绝缘设置,且与所述第一端子绝缘设置的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绝缘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走线包括第一金属走线,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面积等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线宽与所述第一端子的线长的乘积,且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的线宽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线长的乘积;和/或所述金属走线包括第二金属走线,所述第二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的线宽与所述第一端子的线长的乘积,且所述第二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金属走线的线宽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线长的乘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子端子和第二子端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端子的线宽小于对应的所述金属走线的线宽与对应的所述金属走线的线距之和,所述第一子端子与所述第三子端子通过一金属走线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子端子的线宽大于对应的所述金属走线的线宽的两倍与对应的所述金属走线的线距之和,所述第二子端子与所述第四子端子通过两条以上所述金属走线连接。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胶带还包括绝缘胶,所述绝缘胶至少设置于相邻金属走线之间,在对应所述第一端子的区域,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端子直接接触,在对应所述第二端子的区域,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二端子直接接触,或者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异方性导电胶,所述异方性导电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金属走线之间,所述异方性导电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金属走线之间。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胶带和显示模组;该柔性胶带通过金属走线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且柔性胶带可以对金属走线和端子进行保护,无须设置侧面封胶,提高了显示模组的制备效率,且通过使第一线宽小于第二线距与对位偏差的差值,第一线距小于第二线宽与对位偏差的差值,即使金属走线出现偏移,金属走线也无法连接两个第一端子,金属走线无法连接两个第二端子,且金属走线不会连接不对应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则可以避免相邻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出现短路,且金属走线出现偏移时,至少一个金属走线能够连接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使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能够正常连接,显示模组正常工作,提高显示模组的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举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