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2816发布日期:2023-07-07 14:5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绕制领域,尤指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1、线圈自动绕线装置(automatic coil winding machine,简称acw)是一种自动化设备,主要用于电气线圈的制造。通过将包括线圈盘、线圈绕制工具和线材输送机构等组件的装置自动化组合,并根据预设的程序控制,它能够自动实现线圈的绕制、切断和固定等工作。

2、在专利文献1中,铜箔在贴到胶带后,通过连续性的方式绕到变压器的骨架上,在绕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问题,绕制后的胶带无法对铜箔的侧边进行包裹,存在一定的用电安全问题,其理由如下:

3、胶带的宽度要比铜箔的宽度长,所以,铜箔在贴到胶带后,胶带相邻于铜箔两侧的区域形成了留空区,在绕制的时候,旋转阶段来的空气阻力,将会拱起胶带的留空区,换言之,留空区由于自身重量轻的缘故,而会一直保持悬空的情形,以至于铜箔两侧缺少有效的包裹(如图15所示),存在一定的用电安全问题。

4、专利文献1为专利号202211411109.5名称为一种绕线套管机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公开文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通过引导式的折弯进行引导,使绕线装置具备对铜箔侧面包裹的功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胶带的移动路径上设有位于胶带上方的按压部分和支撑胶带移动的送料槽,送料槽的两端为开放式结构,并以槽口边沿往内部逐渐收紧的方式设置,使得胶纸在通过送料槽时,留空区受到槽口边沿的限制往铜箔上弯曲,并保持在折弯后的第一状态被按压部分对留空区压紧。

3、本发明解决铜箔侧边包裹问题的部分具有结构简易、设计合理的优点,能够满足留空区折弯、对铜箔侧边贴合的需求。以包裹铜箔侧边来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降低了短路的风险;另外,折弯的过程主要通过被动的方式进行,制备效率快,动用的电驱动方式少,成本可以进一步得到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胶带(11)的移动路径上设有位于胶带(11)上方的按压部分和支撑胶带(11)移动的送料槽(2001a),送料槽(2001a)的两端为开放式结构,并以槽口(2001a’)边沿(2001a”)往内部逐渐收紧的方式设置,使得胶纸在通过送料槽(2001a)时,留空区(5)受到槽口(2001a’)边沿(2001a”)的限制往铜箔(6)上弯曲,并保持在折弯后的第一状态被按压部分对留空区(5)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2001a’)的边沿(2001a”)为对称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平台上还设有压紧轮(2004),所述压紧轮(2004)外轮面的被维持在与送料槽(2001a)内的底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拉升弹簧,所述送料平台上设置有安装座(2005),所述按压轮(2004)的轴心上转动连接有柄部(2004a),所述柄部(2004a)与安装座(2005)转动连接,所述拉伸弹簧与柄部(2004a)的末端和安装座(2005)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按压轮(2004)保持外轮面与送料槽(2001a)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平台至少设有一组,有一送料平台的下方设有以交错分布的送料滚轮(2002),所述胶带(11)通过送料滚轮(2002)以迂回的方式进入到送料槽(2001a)内,贴合到组合体(4)的末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夹紧铜线的夹线机构(3),所述夹紧机构包含有多个气缸,其中,任一气缸上设有带凹口的臂部(3001a),臂部(3001a)通过拼接可形成夹紧铜线的夹紧通道(3001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引导板(7),所述引导板(7)的侧面设有开口部(71a),所述开口部(71a)的内部设有引导槽(72a),铜线以侧壁深入的方式,从开口部(71a)进入到引导槽(72a)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71a)的内侧面沿引导槽(72a)方向倾斜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气缸是背靠引导板(7),且该气缸的夹持端在敞开后,形成的夹持区域与引导槽(72a)是对应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绕制领域,尤指一种变压器自动绕线装置,本发明解决铜箔侧边包裹问题的部分具有结构简易、设计合理的优点,能够满足留空区折弯、对铜箔侧边贴合的需求。以包裹铜箔侧边来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降低了短路的风险;另外,折弯的过程主要通过被动的方式进行,制备效率快,动用的电驱动方式少,成本可以进一步得到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丁坤,任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鑫华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