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3272发布日期:2023-08-24 14:3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二次电池,尤其涉及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二次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目前,在二次电池的顶盖设置有正、负极极柱,正、负极柱用于电流传输。

2、具体地,二次电池的顶盖包括盖片、下绝缘件及上绝缘件,盖片中设置有对应于正、负极极柱的极柱孔,正、负极极柱分别穿过对应的极柱孔,正、负极极柱的底端与下绝缘件连接,并使用密封圈在极柱孔的位置对电芯内外进行密封,上绝缘件位于盖片上方以在盖片与正、负极极柱之间形成绝缘设置。

3、而如何降低二次电池顶盖的产品成本,是业界考虑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相关技术的缺点,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二次电池顶盖产品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其包括:

3、极柱、密封圈及由下向上依次排布的下绝缘件、盖板和上绝缘件;

4、盖板设置为由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组成的分体式结构,盖板中设置有极柱孔,极柱孔是由设置于第一分体的第一弧部和第二弧部首尾对接围成的;

5、密封圈套装于极柱外,并密封设置于盖板与下绝缘件之间;

6、极柱穿过极柱孔,极柱的底端与下绝缘件连接,极柱的顶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

7、上绝缘件具有卡设于盖板与第一延伸部之间并环绕极柱的止挡部。

8、可选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之间设置为焊接连接。

9、可选地,焊接的起点或终点设置为第一弧部和第二弧部首尾对接的位置。

10、可选地,上绝缘件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子绝缘件和第二子绝缘件,第一子绝缘件位于第一分体上并卡设于第一分体与第一延伸部之间,第二子绝缘件位于第二分体上卡设于第二分体与第一延伸部之间。

11、可选地,第一子绝缘件与第一分体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卡槽卡接;第二子绝缘件与第二分体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二凸起和第二卡槽卡接。

12、可选地,第一分体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子绝缘件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凸起设置为第一条状凸起,第一卡槽设置为沿第一分体到第二分体的方向与第一条状凸起进行滑动配合的滑槽;

13、第二分体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二子绝缘件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凸起设置为第二条状凸起,第二卡槽设置为沿第一分体到第二分体的指向方向与第二条状凸起构成滑动配合的滑槽。

14、可选地,第一分体设置有并列的两个第一凸起,第一子绝缘件设置有与两个第一凸起构成一对一滑动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二分体设置有并列的两个第二凸起,第二子绝缘件设置有与两个第二凸起构成一对一滑动配合的第二卡槽。

15、可选地,并列的两个第一凸起分别位于第一弧部的两侧,并列的两个第二凸起分别位于第二弧部的两侧。

16、可选地,上绝缘件为注塑件。

17、可选地,上绝缘件通过止挡部与极柱之间沿极柱的径向抵接。

18、可选地,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设置为对称结构。

19、可选地,极柱的底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极柱通过第二延伸部与下绝缘件安装。

20、可选地,在第一分体或第二分体设置有注液孔。

21、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电芯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顶盖。

22、如上,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盖板为分体式结构,在安装时,不用操作极柱从上到下穿过极柱孔,而是从一水平方向操作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对接,以将极柱收容于极柱孔内。此时,极柱设计为中间窄顶端粗的形状,从而节省极柱材料,降低产品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41)与第二分体(42)之间设置为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的起点或终点设置为所述第一弧部(410)和第二弧部(420)首尾对接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件(5)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子绝缘件(51)和第二子绝缘件(52),所述第一子绝缘件(51)位于所述第一分体(41)上并卡设于所述第一分体(41)与第一延伸部(11)之间,所述第二子绝缘件(52)位于所述第二分体(41)上卡设于所述第二分体(42)与第一延伸部(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绝缘件(51)与所述第一分体(41)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凸起(411)和第一卡槽(51a)卡接;所述第二子绝缘件(52)与所述第二分体(42)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二凸起(422)和第二卡槽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41)设置有所述第一凸起(411),所述第一子绝缘件(51)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槽(51a),所述第一凸起(411)设置为第一条状凸起,所述第一卡槽(51a)设置为沿所述第一分体(41)到第二分体(42)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条状凸起进行滑动配合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41)设置有并列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411),所述第一子绝缘件(51)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一凸起(411)构成一对一滑动配合的第一卡槽(51a);所述第二分体(42)设置有并列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起(422),所述第二子绝缘件(52)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二凸起(422)构成一对一滑动配合的第二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并列的两个所述第一凸起(41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弧部(410)的两侧,并列的两个所述第二凸起(42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弧部(420)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件(5)为注塑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件(5)通过所述止挡部(50)与所述极柱(1)之间沿所述极柱(1)的径向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41)与第二分体(42)设置为对称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的底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2),所述极柱(1)通过所述第二延伸部(12)与所述下绝缘件(3)安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体(41)或第二分体(42)设置有注液孔(42a)。

14.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及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顶盖。


技术总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二次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其包括:极柱、密封圈及由下向上依次排布的下绝缘件、盖板和上绝缘件;盖板设置为由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组成的分体式结构,盖板中设置有极柱孔,极柱孔是由设置于第一分体的第一弧部和第二弧部首尾对接围成的;密封圈套装于极柱外,并密封设置于盖板与下绝缘件之间;极柱穿过极柱孔,极柱的底端与下绝缘件连接,极柱的顶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上绝缘件具有卡设于盖板与第一延伸部之间并环绕极柱的止挡部。安组装时,不用操作极柱从上到下穿过极柱孔,而是从一水平方向操作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对接,以将极柱收容于极柱孔内。此时,极柱设计为中间窄顶端粗的形状,从而节省极柱材料,降低产品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霍涛涛,杨恒峰,蒋治亿,占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