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18260发布日期:2023-09-10 04:5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电探测,尤其是涉及一种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短波红外ingaas探测器蓬勃发展,相比较于传统cmos探测器,具备穿烟穿雾的能力,可以在民用和军事等多个领域应用。但短波红外ingaas探测器制作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由于采用inp衬底和mocvd技术生长,衬底材料和机台昂贵导致成本高;另外短波红外探测器工艺复杂,需要做zn扩散,目前zn扩散的工艺步骤为,在外延片表面镀制si3n4膜,利用匀胶、曝光和显影制备第一道光罩,再利用湿法或干法腐蚀的方法去掉部分si3n4并去胶,再进行炉管zn扩散;后续再进行台面腐蚀,钝化膜沉积,p电极开孔和蒸镀电极,n电极开孔和蒸镀电极。现有方法的zn扩散的制备方法复杂且套刻引起的位置偏差较大。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无需进行复杂的zn扩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本发明将zn扩散和p型欧姆接触步骤合二为一,能够提升其电性能,及其对应波长的响应度。

2、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包括;

4、衬底;

5、n型inp接触层;所述n型inp接触层位于衬底表面;

6、ingaas吸收层;所述ingaas吸收层位于n型inp接触层表面;

7、n-inp待扩散层;所述n-inp待扩散层位于ingaas吸收层表面;

8、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位于n-inp待扩散层的表面;

9、p电极;所述p电极位于n-inp待扩散层的表面;

10、所述p电极的成分为izo膜;所述izo膜通过热处理发生zn扩散,使得和izo膜接触的n-inp待扩散层区域形成p型inp接触层;

11、n电极;所述n电极位于n型inp接触层的表面。

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通过采用izo膜作为p电极的材料,izo膜通过zn扩散使得和izo膜接触的n-inp待扩散层区域形成p型inp接触层;一方面可以减少一道镀膜、光刻、腐蚀和扩散的步骤,减少套刻引起的位置偏差,增加像元位置精度,节约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其电性能,及其对应波长的响应度。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izo(氧化铟锌)膜是n型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具备导电性,含有大量zn组分。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ingaas吸收层的厚度为2~4μm。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n-inp待扩散层的厚度为0.5~1μm。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n型inp接触层的厚度为0.5~1μm。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衬底的成分为n型inp。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钝化层的成分为si3n4。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钝化层的厚度为100~500nm。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izo膜的厚度为500~1500nm。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钝化层的折射率为1.8~2.0。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n电极的材料选自金、铂、钛中的至少一种。

2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s1、在衬底表面依次外延生长n型inp接触层、ingaas吸收层和n-inp待扩散层;

26、s2、在n-inp待扩散层的表面旋涂一层正性光刻胶并干燥,进行第一次曝光显影,制备出台面腐蚀光刻胶图案,使n电极所处的外延结构裸漏出来;

27、s3、将裸露出来的外延结构进行第一次腐蚀,去除n电极所处区域的n-inp待扩散层和ingaas吸收层;去除光刻胶;

28、s4、在步骤s3之后进行钝化步骤,在表面制作一层钝化层。

29、s5、在钝化层的表面旋涂一层正性光刻胶并干燥,进行第二次曝光显影,制备出n电极孔和p电极孔光刻胶图案,使n电极孔和p电极孔所处的钝化层裸漏出来;

30、s6、将裸漏出来的钝化层进行第二次腐蚀,去除正性光刻胶;

31、s7、步骤s6之后的表面旋涂负性光刻胶并干燥,进行第三次曝光显影,制备出p电极孔图案;使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表面上溅射制备izo膜,溅射结束后剥离表面其余部位的izo膜,去除负性光刻胶;

32、s8、步骤s7之后的表面旋涂负性光刻胶并干燥,进行第四次曝光显影,制备出n电极孔图案;使n电极孔裸漏出来;使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表面溅射形成n电极;溅射结束后剥离表面其余部位的n电极膜,去除负性光刻胶;

33、s9、将s8制备的产品进行退火,使得izo膜里的zn组分扩散进入n-inp待扩散层,形成p型inp接触层,即得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

3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次曝光显影、第二次曝光显影、第三次曝光显影和第四次曝光显影的曝光能量为200~800mj/cm2。

3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次曝光显影、第二次曝光显影、第三次曝光显影和第四次曝光显影的显影时间为4~8min。

3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退火的温度为300~400℃。

3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退火的时间为1~3h。

3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涂的转速为2000~3000r/min。

3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00~120℃。

4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次腐蚀和第二次腐蚀的溶液独立地选自盐酸、磷酸和过氧化氢或氢氟酸中的至少一种。

41、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ingaas吸收层的厚度为2~4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inp待扩散层的厚度为0.5~1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inp接触层的厚度为0.5~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n型inp。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的成分为si3n4;优选地,所述钝化层的厚度为100~5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izo膜的厚度为500~1500n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曝光显影、第二次曝光显影、第三次曝光显影和第四次曝光显影的曝光能量为200~800mj/cm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的温度为300~4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衬底;N型InP接触层;N型InP接触层位于衬底表面;InGaAs吸收层;InGaAs吸收层位于N型InP接触层表面;N‑InP待扩散层;N‑InP待扩散层位于InGaAs吸收层表面;钝化层;钝化层位于N‑InP待扩散层的表面;P电极;P电极位于N‑InP待扩散层的表面;P电极的成分为IZO膜;IZO膜通过热处理发生Zn扩散,使N‑InP待扩散层区域改掺杂为P型InP接触层;N电极;N电极位于N型InP接触层的表面。本发明的探测器在制备时可以减少工艺步骤和位置偏差,增加像元位置精度。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电性能和对应波长的响应度。

技术研发人员:崔恒,李明阳,张小宾,刘建庆,杨文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德华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