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排液阀、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5693发布日期:2023-09-06 20:4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排液阀、电池以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的排液阀、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上。

2、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可靠性。如何提高电池的可靠性,是电池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的排液阀、电池以及用电装置,其能及时排出电池内部的液体,提供电池的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的排液阀,其包括阀体、盖体、挡件以及弹性件。阀体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阀体包括与第一开口沿第一方向相对的壁部,壁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贯通壁部。挡件可移动地连接于阀体,挡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壁部背离第一开口的一侧并用于封闭第一通孔。弹性件设置于阀体并用于向挡件施加弹力,以限制挡件相对于阀体的移动。盖体连接于阀体并用于盖合第一开口,盖体与阀体围合形成容纳腔,盖体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将容纳腔连通于位于盖体背离壁部的一侧的空间。

3、在排液阀安装到电池的箱体时,盖体可设置于壁部的内侧。在箱体内部存在液体时,液体可以经过盖体的第二通孔流入容纳腔。随着液体在容纳腔内的积聚,容纳腔内的液体的体积逐渐增大,挡件承受的来自液体的重力也越大。液体对挡件施加的重力大于弹性件对挡件施加的弹力时,挡件移动并打开第一通孔,以使容纳腔内的部分液体经由第一通孔排出。在部分液体排出后,弹性件对挡件施加的弹力大于液体对挡件施加的重力,挡件移动并在弹力的作用下重新封闭第一通孔,减少外部杂质经由第一通孔进入容纳腔的风险。

4、在挡件因为电池的震动或其它原因移动并打开第一通孔时,即使外部的杂质经由第一通孔进入容纳腔,盖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杂质,降低杂质进入箱体内部污染电池单体的风险,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5、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远离壁部的一侧设有凹部,第二通孔连通于凹部。通过设置凹部,可便于收集箱体内的液体,加快液体流入容纳腔的速率,减少液体在箱体内的存留的施加,降低短路风险,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设置于凹部的底部。液体流入凹部之后,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通孔流入容纳腔。将第二通孔设置于凹部的底部,可减少液体在凹部内的积存,提高液体流入容纳腔的效率。

7、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部为环形,凹部的垂直于凹部的周向的截面为锥形,且截面的小端朝向壁部。在液体流入凹部时,上大下小的凹部可以时凹部内的液位快速升高,提高水压,使液体快速流入容纳腔。

8、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包括基部和环绕基部的凸部,凸部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基部面向壁部的表面并通过第一开口插入阀体内,凹部形成于凸部背离壁部的一侧。

9、盖体在与凹部对应的位置形成凸部,可降低开设凹部对盖体强度的影响,降低盖体破裂的风险,提高可靠性。凸部的至少部分插入阀体,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小排液阀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的外周设有连接部。阀体沿第一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插接结构,连接部面向阀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插接结构,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插接配合。通过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插接配合,可实现盖体与阀体的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结构包括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围成第一开口,第二插接结构包括环形插槽,环形凸起插入环形插槽。环形插槽和环形凸起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提高连接部与阀体的连接强度,并改善密封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之间设有胶体。胶体既可以粘接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提高阀体与盖体的连接强度,还能够填充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之间的缝隙,提高密封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壁部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沿第一方向贯通壁部。挡件包括封闭部和轴部,封闭部位于壁部背离容纳腔的一侧并用于封闭第一通孔,轴部设置于封闭部面向壁部的一侧,轴部穿过第三通孔并连接于盖体。弹性件夹设于盖体和壁部之间。

14、通过轴部和第三通孔的配合,可以实现阀体与挡件的可移动连接。盖体连接于轴部,以保持挡件,降低挡件从阀体脱落的风险。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其可通过盖体对轴部施加弹力,以使封闭部与壁部相抵并封闭第一通孔。在容纳腔内的液体的重力到达一定程度时,轴部可以沿着第三通孔滑动,并带动盖体变形。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套设于轴部。轴部可以对弹性件进行定位,降低弹性件倾斜的风险。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还包括第四通孔。排液阀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穿过第四通孔并连接盖体和轴部。通过设置第四通孔,可便于从外侧安装连接件,简化盖体和挡件的连接工艺。

17、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沿第一方向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设有容纳凹部,壁部位于容纳腔和容纳凹部之间。封闭部容纳于容纳凹部,第一通孔被配置为在封闭部将第一通孔打开的情况下连通于容纳凹部。

18、通过设置容纳凹部,可以将挡件设置在阀体内;阀体可以从外周保护封闭部并阻挡外部杂质,降低外部杂质从封闭部与壁部之间进入第一通孔的风险,提高密封性。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的材质为弹性材质。在挡件打开第一通孔的过程中,轴部可以沿着第三通孔滑动,并带动盖体变形。采用盖体采用弹性材质,可以降低轴部移动的阻力。在挡件封闭第一通孔后,盖体可以恢复原状。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的材质包括硅胶。硅胶弹性好、重量小、且不易被腐蚀。

2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箱体、电池单体以及根据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排液阀。电池单体容纳于箱体内。排液阀设置于箱体,第一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壁部位于盖体沿重力方向的下侧。

22、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包括底壁,底壁位于电池单体沿重力方向的下侧。在重力方向上,底壁面向电池单体的表面不低于盖体背离壁部的表面。

23、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第二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远离所述壁部的一侧设有凹部,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于所述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凹部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环形,所述凹部的垂直于所述凹部的周向的截面为锥形,且所述截面的小端朝向所述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基部和环绕所述基部的凸部,所述凸部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基部面向所述壁部的表面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入所述阀体内,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凸部背离所述壁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周设有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围成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环形插槽,所述环形凸起插入所述环形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和所述第二插接结构之间设有胶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通所述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轴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第四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沿第一方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设有容纳凹部,所述壁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容纳凹部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材质包括硅胶。

15.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壁,所述底壁位于所述电池单体沿重力方向的下侧;

17.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的排液阀、电池以及用电装置。排液阀包括阀体、盖体、挡件以及弹性件。阀体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阀体包括与第一开口沿第一方向相对的壁部,壁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沿第一方向贯通壁部。挡件可移动地连接于阀体,挡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壁部背离第一开口的一侧并用于封闭第一通孔。弹性件设置于阀体并用于向挡件施加弹力,以限制挡件相对于阀体的移动。盖体连接于阀体并用于盖合第一开口,盖体与阀体围合形成容纳腔,盖体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将容纳腔连通于位于盖体背离壁部的一侧的空间。排液阀能及时排出电池内部的液体,降低外部杂质经由排液阀进入电池内部的风险,提供电池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玮,刘逸飞,岳贵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