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31288发布日期:2023-10-25 06:0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微型/迷你发光二极管(micro/mini-led)显示技术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具有亮度高、发光效率好、功耗低等优点。通常通过转印技术将micro/mini-led芯片转印至显示基板上,由于转印技术的限制,使得无法直接制备大尺寸led显示基板;因此,现有技术中会通过拼接方式将多块小尺寸的led显示基板拼接形成大尺寸的显示基板。

2、小尺寸显示基板通常包括显示区和外延区,外延区中设置第一绑定电极,第一绑定电极通过显示基板侧面的走线与显示基板背侧的第二绑定电极连接,进而与柔性线路板连接。其中,在显示基板的侧面形成走线时,容易导致导电材料进入显示区中,从而造成显示区中的导电结构之间发生短路,影响显示基板的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3、具有第一面、第二面和侧面的基底,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所述基底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一侧的外延区;

4、设置在所述基底的第一面上的驱动功能层和多个第一绑定电极,所述驱动功能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绑定电极位于所述外延区,且与所述驱动功能层电连接;

5、设置在所述基底的第二面上的多个第二绑定电极,所述第二绑定电极通过侧面走线与所述第一绑定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侧面走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基底的侧面上;

6、设置在所述基底的第一面上的挡墙,所述挡墙位于所述外延区,所述挡墙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沿多个所述第一绑定电极的排列方向穿过每相邻两个第一绑定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为连续图形,所述挡墙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绑定电极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挡墙的其余部分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绑定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墙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外延区宽度的0.08~0.2倍。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绑定电极包括:电极主体部和传输部,所述传输部连接在所述电极主体部与所述驱动功能层之间,所述电极主体部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设置有导电保护层,所述侧面走线与所述导电保护层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导电保护层靠近所述显示区的边缘位于第一边界上,所述挡墙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第一边界之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墙与所述第一边界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外延区宽度的0.04~0.1倍,所述挡墙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外延区宽度的0.08~0.15倍。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发光器件,所述驱动功能层包括:

14、第一导电图形,所述第一导电图形包括多条信号传输线,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第一绑定电极连接;

15、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图形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16、第二导电图形,所述第二导电图形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图形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图形包括多个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一过孔与所述信号传输线连接;

17、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图形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二绝缘层;

18、其中,所述发光器件的引脚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二过孔与所述连接电极连接,所述挡墙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不低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挡墙部和第二挡墙部,所述第一挡墙部与所述第一绝缘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挡墙部与所述第二绝缘层同层设置。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墙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的高度为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的高度的1~1.3倍。

2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2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23、提供具有第一面、第二面和侧面的基底,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侧面连接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所述基底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一侧的外延区;

24、在所述基底的第一面上形成驱动功能层和多个第一绑定电极,所述驱动功能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绑定电极位于所述外延区,且与所述驱动功能层电连接;

25、在所述基底的第二面上形成多个第二绑定电极,所述第二绑定电极与所述第一绑定电极一一对应;

26、在所述基底的第一面上形成挡墙,所述挡墙位于所述外延区,所述挡墙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沿多个所述第一绑定电极的排列方向穿过每相邻两个第一绑定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

27、在形成有所述挡墙的基底上形成与所述第一绑定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侧面走线,所述第二绑定电极通过所述侧面走线与所述第一绑定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侧面走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基底的侧面上。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阻挡部分,所述多个阻挡部分中的每一个阻挡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相邻两个第一绑定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所述多个阻挡部分沿多个所述第一绑定电极的排列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挡墙部和第二挡墙部,所述第一挡墙部与所述第一绝缘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挡墙部与所述第二绝缘层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的引脚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二过孔与所述连接电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不低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的高度为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的高度的1~1.3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无机层和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二无机层、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无机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墙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有机层同层设置的阻挡层;以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墙部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依次设置的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所述第二挡墙部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依次设置的第三阻挡层、第四阻挡层和第五阻挡层;以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绑定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以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的第二面上的多个第二绑定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绑定电极通过侧面走线与所述多个第一绑定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侧面走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基底的侧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外延区宽度的0.08~0.2倍。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定电极包括:电极主体部和传输部,所述传输部连接在所述电极主体部与所述驱动功能层之间,所述电极主体部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设置有导电保护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电保护层靠近所述显示区的边缘位于第一边界上,所述挡墙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第一边界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与所述第一边界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外延区宽度的0.04~0.1倍,所述挡墙与所述显示区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外延区宽度的0.08~0.15倍。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17.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公开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具有第一面、第二面和侧面的基底,基底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一侧的外延区;设置在所述基底的第一面上的驱动功能层和多个第一绑定电极,所述驱动功能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绑定电极位于所述外延区,且与所述驱动功能层电连接;设置在所述基底的第二面上的多个第二绑定电极,所述第二绑定电极通过侧面走线与所述第一绑定电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侧面走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基底的侧面上;设置在所述基底的第一面上的挡墙,所述挡墙位于所述外延区,所述挡墙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沿多个所述第一绑定电极的排列方向穿过每相邻两个第一绑定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

技术研发人员:龚林辉,刘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