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9267发布日期:2023-11-17 22:5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抗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


背景技术:

1、传统技术中,在需要同时运用两个电抗器的场合,通常是直接设置两个独立的电抗器,然后将两个电抗器串联或并联使用,该种结构成本高、占用空间大;针对该种情况,设计有一体式的双相双柱电抗器,其中双相双柱电抗器具有两个芯柱,每一个芯柱上都绕设有线包形成双相,芯柱的上下端设置有上轭和下轭,该种结构虽可降低成本、减小占用空间,但是在实际工作时,芯柱为未闭合磁回路,导致电抗器会受到其他电器元件的共模信号影响,双相电抗器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如中国专利cn209675089u所公开之电抗器结构,其设置有未绕设线包的芯柱,能够为绕有线包的芯柱提供磁回路,对共模信号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高了电抗器的工作效能,但是其功能单一,仅针对一种工作场合设置,不能适用于多种工作场合(例如单路工况、串行工况、并行工况)。

2、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抗器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其通过设置有中芯柱为绕有线包的相芯柱提供磁回路,两个相芯柱共磁回路设置,结构紧凑,减小了占用空间;以及,两组线包的绕向相同,使得该双相电抗器可适应多种工作场合,通用性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包括上轭、下轭、芯柱组件和线包,所述芯柱组件夹设于上轭和下轭之间,所述线包具有进线接头、出线接头;

4、所述芯柱组件包括两个间距布置的相芯柱和设置于两个相芯柱之间的中芯柱,通过设置有中芯柱为绕有线包的相芯柱提供磁回路,两个相芯柱共磁回路设置,结构紧凑,减小了占用空间;所述线包设置有两组,两组线包的绕向相同且分别绕设于两个相芯柱,两组线包均与中芯柱间距布置,使得该双相电抗器可适应多种工作场合,通用性好;

5、两组线包的两个进线接头之间、两个出线接头之间,以及,一组线包的进线接头与另一组线包的出线接头之间,均可拆卸式相连;

6、将两组线包的进线接头、出线接头各自独立不相连,以满足单路工况;

7、将两组线包的进线接头连接,两组线包的出线接头相连,以满足并行工况;

8、将一组线包的进线接头和另一组线包的出线接头相连,以满足串行工况。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轭与下轭的尺寸相同,易于生产制作,且,所述上轭和下轭上下对齐设置。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芯柱组件的前、后侧分别与上轭的前、后侧齐平。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芯柱组件的左、右侧分别与上轭的左、右侧齐平。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个相芯柱与中芯柱等间距布置。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芯柱与相芯柱的尺寸相同,易于生产制作。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线接头和出线接头均具有电连接部和接线部,所述电连接部位于线包中,所述进线接头、出线接头的接线部中,其一自线包的上端伸出,另一自线包的下端伸出。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线接头和出线接头均位于相芯柱的前侧,所述进线接头和出线接头前后间距布置。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位于前侧的接线部向后斜向下延伸设置,位于后侧的接线部平行于电连接部且通过向前斜向上延伸设置的斜向部衔接。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8、其主要是,通过设置有中芯柱为绕有线包的相芯柱提供磁回路,两个相芯柱共磁回路设置,结构紧凑,减小了占用空间;以及,两组线包的绕向相同,使得该双相电抗器可适应多种工作场合,通用性好;

19、其次是,所述上轭与下轭的尺寸相同,所述中芯柱与相芯柱的尺寸相同,规格统一,易于生产制作;

20、再者是,位于前侧的接线部向后斜向下延伸设置,位于后侧的接线部平行于电连接部且通过向前斜向上延伸设置的斜向部衔接,布局合理,结构设计巧妙。

2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包括上轭、下轭、芯柱组件和线包,所述芯柱组件夹设于上轭和下轭之间,所述线包具有进线接头、出线接头;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轭与下轭的尺寸相同,且,所述上轭和下轭上下对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组件的前、后侧分别与上轭的前、后侧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组件的左、右侧分别与上轭的左、右侧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相芯柱与中芯柱等间距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芯柱与相芯柱的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接头和出线接头均具有电连接部和接线部,所述电连接部位于线包中,所述进线接头、出线接头的接线部中,其一自线包的上端伸出,另一自线包的下端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接头和出线接头均位于相芯柱的前侧,所述进线接头和出线接头前后间距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前侧的接线部向后斜向下延伸设置,位于后侧的接线部平行于电连接部且通过向前斜向上延伸设置的斜向部衔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用途共磁路双相电抗器,包括上轭、下轭、芯柱组件和线包,所述芯柱组件夹设于上轭和下轭之间,所述线包具有进线接头、出线接头;所述芯柱组件包括两个间距布置的相芯柱和设置于两个相芯柱之间的中芯柱,所述线包设置有两组,两组线包的绕向相同且分别绕设于两个相芯柱,两组线包均与中芯柱间距布置;两组线包的两个进线接头之间、两个出线接头之间,以及,一组线包的进线接头与另一组线包的出线接头之间,均可拆卸式相连。通过设置有中芯柱为绕有线包的相芯柱提供磁回路,两个相芯柱共磁回路设置,结构紧凑,减小了占用空间;以及,两组线包的绕向相同,使得该双相电抗器可适应多种工作场合,通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棠,江丽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光华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