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08721发布日期:2023-11-17 00:51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特别涉及一种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


背景技术:

1、随着无线通信系统技术快速地发展,5g技术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5g频段包括sub-6ghz频段和毫米波频段,毫米波频段因其高速、高带宽和低时延等特性被广泛关注。毫米波滤波器作为一种选频元件,是5g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组成模块。

2、毫米波滤波器分为集总参数型和分布参数型。集总参数的元件已经不再适合毫米波频段的发展。基于分布参数滤波器的尺寸与波长成反比,目前业内的波导、腔体滤波器虽然损耗较低,但它们均存在带外抑制能力差、体积过大的缺点,不利于集成,而且其制作的成本也过高,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带外抑制能力是滤波器的重要指标之一,决定了滤波器过滤带外信号的能力,对无线传输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毫米波滤波器的带外抑制能力均有所欠缺。因此,如何增强滤波器的带外抑制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3、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为解决现有毫米波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较差的问题,通过在输入带和输出带处额外设置谐振器和枝节,形成4个传输零点,具有更好的带外抑制能力,增强毫米波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

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该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上表面的输入带、输出带、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第三开口环谐振器、第四开口环谐振器、第一枝节、第二枝节。输出带和输入带分别位于基板的上表面的相对两侧。第一谐振器连接于输入带的靠近输出带的一端。第二谐振器连接于输出带的靠近输入带的一端。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第三开口环谐振器和第四开口环谐振器相互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枝节连接于输入带。第二枝节连接于输出带。

3、进一步的,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还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和第四微带线,第一微带线连接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处,并朝向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内部延伸,第二微带线连接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处,并朝向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内部延伸,第三微带线连接第三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处,并朝向第三开口环谐振器的内部延伸,第四微带线连接第四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处,并朝向第四开口环谐振器的内部延伸。

4、进一步的,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还包括第一凸起微带和第二凸起微带,第一凸起微带连接于第一微带线的远离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的一端,第二凸起微带连接于第二微带线的远离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的一端。

5、进一步的,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与第四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与第三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与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相反。

6、进一步的,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呈“l”型。

7、进一步的,从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的上方朝基板俯视,第一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分别与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齐平,第二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分别与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齐平。

8、进一步的,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分别与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齐平。

9、进一步的,第一开口环谐振器与第二开口环谐振器为电耦合,第一开口环谐振器与第三开口环谐振器为混合耦合,第三开口环谐振器与第四开口环谐振器为磁耦合,第二开口环谐振器与第四开口环谐振器为混合耦合。

10、进一步的,第一谐振器的前端连接接地的mim电容,第一谐振器的尾端为接地通孔。

11、进一步的,基板的材料为玻璃。

12、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通过在输入带处设置第一谐振器和第一枝节,在输出带处设置第二谐振器和第二枝节,以此形成4个传输零点,具有更好的带外抑制能力,增强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性能。

1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通过将4个开口环谐振器的微带线弯折,能够有效地缩小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的整体尺寸,便于集成使用。

14、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特征和有益效果可以从说明书中显而易见地的得出,或者是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等内容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还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和第四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处,并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二微带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处,并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内部延伸,所述第三微带线连接所述第三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处,并朝向所述第三开口环谐振器的内部延伸,所述第四微带线连接所述第四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处,并朝向所述第四开口环谐振器的内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还包括第一凸起微带和第二凸起微带,所述第一凸起微带连接于所述第一微带线的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凸起微带连接于所述第二微带线的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四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三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开口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枝节和所述第二枝节呈“l”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的上方朝所述基板俯视,所述第一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齐平,所述第二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的上侧边和下侧边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环谐振器与所述第二开口环谐振器为电耦合,所述第一开口环谐振器与所述第三开口环谐振器为混合耦合,所述第三开口环谐振器与所述第四开口环谐振器为磁耦合,所述第二开口环谐振器与所述第四开口环谐振器为混合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包括接地通孔、背面金属结构、pi层和mim电容,所述接地通孔位于所述基板的内部,所述接地通孔连接于所述第一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谐振器,所述pi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上,所述mim电容位于所述基板上表面的所述pi层中,所述mim电容连接所述第一谐振器和所述第二谐振器,所述背面金属结构位于所述基板的下表面,所述背面金属结构连接所述接地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材料为玻璃。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加载枝节的玻璃基微带毫米波滤波器,其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上的输入带、输出带、第一谐振器、第二谐振器、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第三开口环谐振器、第四开口环谐振器、第一枝节和第二枝节;输出带和输入带分别位于基板的相对两侧,第一谐振器连接于输入带的一端,第二谐振器连接于输出带的一端;第一开口环谐振器、第二开口环谐振器、第三开口环谐振器和第四开口环谐振器相互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枝节连接于输入带,第二枝节连接于输出带。该滤波器具有小尺寸、低损耗和高带外抑制的特性,制作简单且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胡欲文,罗霄,周亚清,阮文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