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及其插头组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40773发布日期:2023-11-17 17:42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及其插头组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穿缸连接器,具体的涉及一种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及其插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发动机或减速器是汽车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对整车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汽车的发动机或减速器,特别是发动机及其附近的温度很高,其内部有大量的油类介质。由于发动机或减速器工作时,产生剧烈震动,且在行驶过程中,路面偶尔造成的震动也会十分严重。发动机舱内多油渍、灰尘和污水,这些污染物若渗透进入穿缸连接器内部,会对穿缸连接器和发动机内部造成污染和破坏,高温、多油及剧烈震动的环境对穿缸连接器的密封性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因此,穿缸连接器的密封性能将是评价发动机或减速器的综合性能指标之一。穿缸连接器的密封包括连接器之间的密封,连接器与缸体之间的密封,以及端子的密封。其中,端子的密封是最终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来设计性能优异的端子密封结构。

2、授权公告号为cn112217022a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穿缸连接器,插头护套总成、端子总成和堵棒总成,所述插头护套总成包括护套总成及与护套总成相连的卡子总成,所述卡子总成包括通过弹舌结构与插头护套连接的卡子,卡子的外壁设置有卡子密封圈,卡子通过卡子密封圈与插头护套的内壁过盈配合,卡子内开设有与通孔对应插孔,端子总成外壁设置有端子密封圈,堵棒总成的外壁设置有堵棒密封圈,端子密封圈和堵棒密封圈均与对应的插孔过盈配合。该穿缸连接器通过设置卡子密封圈、端子密封圈以及堵棒密封圈的方式解决了现有穿缸连接器密封性能低的技术问题。然而,上述穿缸连接器通过在端子外壁设置端子密封圈的方式来实现端子的密封,其端子密封性会随着密封圈的老化而逐渐失效。

3、以上不足,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穿缸连接器存在端子密封性会随着密封圈的老化而逐渐失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及其插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2、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绝缘载体和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绝缘载体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用于收容所述插头端子的第一端子孔,

4、所述插头端子包括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向下延伸形成的用于连接第一线缆的接线部以及自所述固定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圆柱状的固定本体和环设在所述固定本体外侧的多个凸台,所述插头端子通过多个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端子孔之间过盈配合形成多个密封结构,所述接触部插接于所述插座组件的插座端子中。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本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端子孔的直径,所述凸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端子孔的直径。

6、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的下端倾斜设置形成导向斜面,所述插头端子自上向下组装到所述第一端子孔。

7、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绝缘载体的上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内侧形成第一插接腔,所述第一端子孔位于所述第一插接腔的下方;

8、所述插座组件包括外壳、插座绝缘载体以及插座端子组件,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插座绝缘载体外,且所述外壳与所述插座绝缘载体之间形成第二插接腔,所述插座绝缘载体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腔中,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腔中,所述插座绝缘载体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用于收容所述插座端子组件的第二端子孔,每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孔均与一个所述第一端子孔相互对应。

9、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端子组件包括插座端子和第二线缆,所述第二线缆伸进所述第二端子孔与所述插座端子的上端连接,所述插座端子的下端开设有供所述插头端子的接触部插接的端子槽,所述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端子孔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胶塞以形成密封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胶塞为波浪状密封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绝缘载体的外侧环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上设置有第二防水胶塞,所述插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二防水胶塞外以形成密封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壁向内凸伸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定位圆柱,且多个所述定位圆柱均位于所述第二插接腔内,所述插接部的上端外侧凹设有多个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圆柱相配合的滑道,每一个所述滑道均环绕所述插接部的上端外侧向上延伸形成。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接腔的内壁设置有与插头端子安装治具相配合的导向凸肋。

14、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绝缘载体和所述插座绝缘载体的材质均为玻纤增强pps材料。

15、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的插头组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步骤s1、在插头端子的固定部加工出多个沿其轴线分布的凸台;

17、步骤s2、将第一线缆的一端与插头端子的接线部连接;

18、步骤s3、将插头绝缘载体放置于安装工作台上,并将第一线缆的另一端自上向下穿过插头绝缘载体的第一端子孔,使插头端子的接线部预装进第一端子孔;

19、步骤s4、将插头端子安装治具放入插头绝缘载体的第一插接腔内,并使所有插头端子的接触部分别置于插头端子安装治具底部对应的容纳孔内,且插头端子安装治具位于插头端子的固定部的上方;

20、步骤s5、通过生产设备向下按压插头端子安装治具的顶部,插头端子安装治具向下挤压插头端子的固定部,将插头端子的固定部压入第一端子孔。

21、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插头端子的接触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插头端子的固定部,所述容纳孔的孔深大于所述插头端子的接触部的长度。

22、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端子安装治具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导向槽,多个所述导向槽配合所述第一插接腔内壁对应的导向凸肋滑动。

23、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端子安装治具包括用于与生产设备固定的安装部以及设置在安装部底部的压入部,所述压入部呈圆柱状且可压入插头绝缘载体的第一插接腔内,所述压入部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插头端子的接触部的容纳孔。

24、进一步的,所述容纳孔的开口设置有倒角。

25、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端子安装治具的材质为45钢,且表面镀铬处理。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7、本发明提供的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通过在插头端子的固定部环设凸台,并使凸台与插头绝缘载体的第一端子孔之间过盈配合形成密封结构,使得插头端子的密封效果更好,且结构简单,无需另设密封部件,不存在密封部件老化影响密封效果的问题;通过在第二线缆与插座绝缘载体的第二端子孔之间设置的波浪状的第一防水胶塞以形成密封结构,确保插座端子的密封效果,以及在插座绝缘载体与插头绝缘载体的第一插接腔之间设置第二防水胶塞,可以确保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连接后的密封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绝缘载体和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绝缘载体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用于收容所述插头端子的第一端子孔,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端子孔的直径,所述凸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端子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下端倾斜设置形成导向斜面,所述插头端子自上向下组装到所述第一端子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绝缘载体的上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内侧形成第一插接腔,所述第一端子孔位于所述第一插接腔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端子组件包括插座端子和第二线缆,所述第二线缆伸进所述第二端子孔与所述插座端子的上端连接,所述插座端子的下端开设有供所述插头端子的接触部插接的端子槽,所述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端子孔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水胶塞以形成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胶塞为波浪状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绝缘载体的外侧环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上设置有第二防水胶塞,所述插接部套设于所述第二防水胶塞外以形成密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向内凸伸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定位圆柱,且多个所述定位圆柱均位于所述第二插接腔内,所述插接部的上端外侧凹设有多个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圆柱相配合的滑道,每一个所述滑道均环绕所述插接部的上端外侧向上延伸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腔的内壁设置有与插头端子安装治具相配合的导向凸肋。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的插头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及其插头组件的制作方法,该穿缸连接器防水结构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头端子包括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向下延伸形成的用于连接第一线缆的接线部以及自所述固定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接触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圆柱状的固定本体和环设在所述固定本体外侧的多个凸台,所述插头端子通过多个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端子孔之间过盈配合形成多个密封结构,所述接触部插接于所述插座组件的插座端子中。本发明的插头组件结构简单,实现更好的插头端子密封效果,且无需另设密封部件。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飞,李桥飞,方大令,徐会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国威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