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开关及具有旋转开关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6340发布日期:2023-12-07 01:0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旋转开关及具有旋转开关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具体涉及旋转开关及具有旋转开关的装置。


背景技术:

1、旋转开关是电暖器、冷风扇等家电产品上常见的用于控制档位的部件,包括:芯轴、依次穿设在芯轴上的辅助静片、动片,以及档位静触片,辅助静片与动片接触,芯轴旋转到不同角度时,动片与不同档位的档位静触片接触,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一旦辅助静片出现变形,切换到档位的时候不能实现良好接触,因此会出现不通电和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开关及具有旋转开关的装置,以解决接触不良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开关,包括:芯轴、档位静触片,以及依次穿设在所述芯轴上的辅助静片、第一动片和第二动片,所述辅助静片设有加强筋。

3、有益效果:通过在辅助静片设置加强筋,可以增加辅助静片的强度,有效解决了旋转开关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易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旋转开关旋转档位时接触不良的现象。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静片包括适于穿设于芯轴的中心孔,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中心孔。

5、有益效果:通过在辅助静片设置加强筋,并且加强筋靠近中心孔,增加辅助静片的强度,有效解决了旋转开关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易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旋转开关旋转档位时接触不良的现象。

6、相关技术中,旋转开关在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出现下陷弯曲变形,具体体现为中部凹陷、尾端起翘,因此,本实施方式使加强筋靠近中心孔,与相关技术相比,可以增加辅助静片的强度,有效解决了旋转开关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易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旋转开关旋转档位时接触不良的现象。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沿所述中心孔的径向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辅助静片的中心对称面上。

8、有益效果:由于加强筋位于辅助静片的中心对称面上,因此整个辅助静片的受力平衡,强度较好,有效解决了旋转开关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易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旋转开关旋转档位时接触不良的现象。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中心孔之间的距离为l1,0.8mm≤l1≤1.2mm。

10、有益效果:相关技术中,旋转开关在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出现下陷弯曲变形,具体体现为中部凹陷、尾端起翘,因此,本实施方式与相关技术相比加强筋与中心孔之间的距离较小,靠近中心孔,与相关技术相比,可以增加辅助静片的强度,有效解决了旋转开关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易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旋转开关旋转档位时接触不良的现象。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l1为1mm。

12、有益效果:加强筋与中心孔之间的距离仅有1mm,靠近中心孔,与相关技术相比,可以增加辅助静片的强度,有效解决了旋转开关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易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旋转开关旋转档位时接触不良的现象,且便于加工形成加强筋。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的长度为l2,宽度为d1,厚度为d2,6.6mm≤l2≤7mm,0.8mm≤d1≤1.2mm,0.3mm≤d2≤0.5mm。

14、有益效果:加强筋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且厚度不至于过厚,在保证辅助静片的强度的前提下,不会影响其他零部件的安装,有效解决了旋转开关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易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旋转开关旋转档位时接触不良的现象。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l2为6.8mm,d1为1mm,d2为0.4mm。

16、有益效果:加强筋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且厚度不至于过厚,在保证辅助静片的强度的前提下,不会影响其他零部件的安装,有效解决了旋转开关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易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旋转开关旋转档位时接触不良的现象。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静片的中部向上翻折形成环形凸边,所述环形凸边内侧构成所述中心孔,所述环形凸边与所述辅助静片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18、所述加强筋设有倒角。

19、有益效果:倒角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辅助静片的强度,有效解决了旋转开关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易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旋转开关旋转档位时接触不良的现象。加强筋设置倒角,可以使得加强筋的应力得到分散,进而不容易发生变形。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片包括第一平面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平面部一侧的弯折部,所述第一平面部设有第一凸点,所述第一凸点与所述辅助静片接触;所述第二动片与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一平面部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动片适于与档位静触片接触。

21、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平面的一侧设置弯折部,弯折部远离第一平面的一侧与第二动片接触,与相关技术相比由于第一动片和第二动片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避免出现不通电和接触不良的现象。

2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部包括倾斜设置的倾斜部。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倾斜部远离所述第一平面部的一侧处的第二平面部,所述第二动片与所述第二平面部的下表面接触。

24、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平面的一侧设置倾斜部,倾斜部远离第一平面的一侧设置第二平面部,第二平面部与第二动片接触,与相关技术相比由于第一动片和第二动片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避免出现不通电和接触不良的现象。

25、另外,倾斜部的设置使得第一动片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可进一步确保与第二动片接触,避免出现不通电和接触不良的现象。

2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部为梯形,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一平面部的边长小于与所述第一平面部相接的边长,所述弯折部的两侧边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a,a为41°。

27、有益效果:这样设置可以确保弯折部远离第一平面部的一侧可以全覆盖在第二动片上,实现更好的接触。

2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b,5°≤b≤10°。

29、有益效果:倾斜部与第一平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较小,第一动片在高度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小,不会影响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3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b为7°。

31、有益效果:倾斜部与第一平面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仅为7°,第一动片在高度方向上占用空间较小,不会影响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32、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旋转开关的装置,包括:所述的旋转开关。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开关,包括:芯轴(2)、档位静触片(11)、以及依次穿设在所述芯轴(2)上的辅助静片(6)、第一动片(8)和第二动片(9),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片(6)设有加强筋(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片(6)包括适于穿设于芯轴(2)的中心孔(602),所述加强筋(601)靠近所述中心孔(6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01)沿所述中心孔(602)的径向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辅助静片(6)的中心对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01)与所述中心孔(602)之间的距离为l1,0.8mm≤l1≤1.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l1为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01)的长度为l2,宽度为d1,厚度为d2,6.6mm≤l2≤7mm,0.8mm≤d1≤1.2mm,0.3mm≤d2≤0.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l2为6.8mm,d1为1mm,d2为0.4mm。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静片(6)的中部向上翻折形成环形凸边(603),所述环形凸边(603)内侧构成所述中心孔(602),所述环形凸边(603)与所述辅助静片(6)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片(8)包括第一平面部(801)、连接在所述第一平面部(801)一侧的弯折部,所述第一平面部(801)设有第一凸点(804),所述第一凸点(804)与所述辅助静片(6)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倾斜设置的倾斜部(80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倾斜部(802)远离所述第一平面部(801)的一侧处的第二平面部(803),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为梯形,所述弯折部远离所述第一平面部(801)的边长小于与所述第一平面部(801)相接的边长,所述弯折部的两侧边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a,a为41°。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部(802)与所述第一平面部(80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b,5°≤b≤1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b为7°。

15.一种具有旋转开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旋转开关及具有旋转开关的装置,旋转开关包括:芯轴、档位静触片,以及依次穿设在芯轴上的辅助静片、第一动片和第二动片,辅助静片设有加强筋。与相关技术相比,通过在辅助静片设置加强筋,可以增加辅助静片的强度,有效解决了旋转开关装配过程中辅助静片易变形的问题,改善了旋转开关旋转档位时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冯君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