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CZTSSe太阳能电池吸收层质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36166452发布日期:2023-11-23 18:31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

本发明属于cztsse太阳能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改善cztsse太阳能电池吸收层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铜锌锡硫薄膜太阳能电池(即cztsse太阳能电池)是以多晶cztsse半导体薄膜为吸收层的太阳电池。经典的cztsse电池结构包括钠钙玻璃衬底、mo背电极、cztsse吸收层、cds缓冲层、本征zno和ito窗口层以及ag顶电极组成。

2、近年来,太阳能电池在绿色、高效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新型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cztsse因其可调带隙(1.0-1.5ev)、丰富的组成元素、高吸光系数(>104cm-1)和低成本等优点,成为备受关注的光伏器件之一。然而,目前cztsse的最高认证效率为14.9%,与理论效率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作为太阳能电池的核心结构,吸收层的结晶质量和内部缺陷对器件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3、cztsse吸收层的晶体质量影响光生载流子的传输、分离和复合过程,是影响锌黄锡矿cztsse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其中分子前驱体溶液法具有元素配比易于控制、成本低和易于大面积制备等显著优势,被认为是实现大面积工业化制备cztsse太阳能电池器件的重要方法。分子前驱体溶液法具体为通过将铜粉、锌粉、锡粉、硒粉和硫粉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cztsse前驱体溶液,旋涂法制备得到cztsse前驱体薄膜,最后高温硒化制备得到cztsse吸收层。但是在cztsse前驱体薄膜的硒化过程中容易形成小晶粒或空洞的情况,不仅增加了吸收层的电阻,而且包含更多的晶界和复合中心,使得电子和空穴在传输时极易被捕获,不利于载流子的传输、分离和收集,这些载流子传输势垒造成的严重复合最终导致器件性能较低。因此,如何提高cztsse吸收层的晶体质量,减少晶界和空洞,降低载流子传输势垒,降低载流子复合损失,是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cztsse太阳能电池吸收层质量的方法,制备所得cztsse薄膜的结晶质量较高,用于cztsse太阳能电池能够有效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改善cztsse吸收层质量的方法,以分子前驱体溶液法制备cztsse吸收层,其中cztsse前驱体溶液中溶剂为乙二胺和乙二硫醇混合溶剂,乙二胺和乙二硫醇的体积比为5:(0.8-1.2)。优选地,体积比为5:(0.8-1.1);更优选地,体积比为5:(0.9-1.1)。

4、按上述方案,所述cztsse前驱体溶液浓度为1.3~1.6mol/l。

5、按上述方案,所得cztsse吸收层厚度为1.4~1.6μm。

6、按上述方案,所述分子前驱体溶液法具体为:将铜粉、锌粉、锡粉、硒粉和硫粉加热条件下溶解于溶剂中得cztsse前驱体溶液,旋涂沉积在钼玻璃基底上,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热退火处理,重复旋涂和热退火处理工艺,直至达到预想厚度得前驱体薄膜,最后进行硒化处理制备得到cztsse吸收层薄膜。

7、优选地,加热温度为60~70℃,溶解时间为2~3h。

8、优选地,钼玻璃基底为在钠钙玻璃基底表面沉积一层钼薄膜得到。更优选地,mo膜厚度为700~900nm。

9、优选地,铜粉、锌粉、锡粉、硒粉和硫粉的摩尔比为1.65:1.13:1.08:0.69:4.01。

10、优选地,前驱体薄膜具体制备工艺为:将cztsse前驱体溶液在3000~3500r/min的条件下旋涂25~35s,接着立即把薄膜样品放置于预先加热到310~330℃的热台上煅烧1~3min。重复旋涂和预退火处理工艺,直至前驱体薄膜厚度达到1.4~1.6μm。

11、优选地,硒化处理温度为520~560℃,处理时间为14~17min。更优选地升温速率为8~10℃/s,氮气气流量为60~100sccm。

12、优选地,得到的cztsse前驱体薄膜放入含有0.6~1.0g硒粒的方形石墨盒中进行高温硒化处理。

13、提供一种cztsse太阳能电池,包括上述方法制备所得cztsse吸收层。

14、按上述方案,所述cztsse太阳能电池还包括钠钙玻璃衬底、mo背电极、cds缓冲层、本征zno和ito薄膜窗口层以及ag顶电极;其中cztsse吸收层位于mo背电极和cds缓冲层之间。

15、优选地,所述mo背电极厚度为700~900nm;cztsse吸收层厚度为1.4~1.6μm;cds缓冲层厚度为40~60nm;本征zno厚度为40~60nm;ito薄膜厚度为180~220nm;ag顶电极厚度为180~220nm。

16、提供一种上述cztsse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1)在钠钙玻璃衬底表面沉积mo背电极;

18、2)在步骤1)所得mo背电极表面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得到cztsse吸收层;

19、3)在步骤2)所得cztsse吸收层薄膜的表面依次沉积cds缓冲层、本征zno和ito薄膜窗口层以及ag顶电极,即得cztsse电池。

20、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1)中,通过直流磁控溅射制备mo背电极。

21、按上述方案,所述步骤3)中,cds缓冲层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制备;本征zno和ito薄膜均由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ag顶电极由热蒸发法制备。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cztsse太阳能电池吸收层质量的方法,通过优化cztsse前驱体溶液的混合溶剂中乙二胺和乙二硫醇体积比,促进了前驱体粉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和配位,得到稳定的前驱体溶液,优化了退火过程中的结晶成膜过程,进而得到结晶性好和致密均匀的高质量cztsse吸收层薄膜,晶界少载流子传输复合少,组装得到的cztsse太阳能电池器件,其光电转换效率明显提升,可高达13.26%,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4、2.本发明通过简单调控溶剂中乙二胺和乙二硫醇的体积比,即制备得到高质量的吸收层薄膜,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改善cztsse吸收层质量的方法,以分子前驱体溶液法制备cztsse吸收层,其特征在于,cztsse前驱体溶液中溶剂为乙二胺和乙二硫醇混合溶剂,乙二胺和乙二硫醇的体积比为5:(0.8-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ztsse前驱体溶液的浓度为1.3~1.6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cztsse吸收层厚度为1.4~1.6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前驱体溶液法具体为:将铜粉、锌粉、锡粉、硒粉和硫粉加热条件下溶解于溶剂中得cztsse前驱体溶液,旋涂沉积在钼玻璃基底上,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热退火处理,重复旋涂和热退火处理工艺,直至达到预想厚度得前驱体薄膜,最后进行硒化处理制备得到cztsse吸收层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温度为60~70℃,溶解时间为2~3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驱体薄膜具体制备工艺为:将cztsse前驱体溶液在3000~3500r/min的条件下旋涂25~35s,接着立即把薄膜样品放置于预先加热到310~330℃的热台上煅烧1~3min,重复旋涂和预退火处理工艺,直至前驱体薄膜厚度达到1.4~1.6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硒化处理温度为520~560℃,处理时间为14~17min。

8.一种cztsse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所得cztsse吸收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ztsse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cztsse太阳能电池还包括钠钙玻璃衬底、mo背电极、cds缓冲层、本征zno和ito薄膜窗口层以及ag顶电极;其中cztsse吸收层位于mo背电极和cds缓冲层之间。

10.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的cztsse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CZTSSe太阳能电池吸收层质量的方法,其步骤为:以分子前驱体溶液法制备CZTSSe吸收层,其中CZTSSe前驱体溶液中溶剂为乙二胺和乙二硫醇混合溶剂,乙二胺和乙二硫醇的体积比为5:(0.8‑1.2)。本发明通过简单调控乙二胺和乙二硫醇的体积比来制备CZTSSe吸收层薄膜,显著改善了吸收层的结晶性;用于CZTSSe电池中时,促使载流子的传输和分离,降低载流子传输势垒,提高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所得CZTSSe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有显著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符俊杰,杨瑾,高迁迁,张鑫,任曙,祝豪楠,刘航,王旭辉,郑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昌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