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56105发布日期:2024-01-06 23:4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所属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以上组装方式中的步骤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顺序,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请结合图3、图10以及图11所示,在本发明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电壳体11的第一上表面1111上且覆盖所述减重槽1113的薄膜13。所述薄膜13具有平整的上表面,以在所述电连接器100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00时,让吸盘吸住所述薄膜13从而抓取所述电连接器10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薄膜13为聚酯薄膜。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的理解应该以所属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安装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若干信号端子。然而,随着电连接器对信号传输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中的电连接器仍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效果较好的电连接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配置成沿第一方向至少部分收容对接模组的收容插槽;

4、第一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两个第一导电端子且分别为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每一个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接触臂,所述第一接触臂包括凸伸入所述收容插槽中的第一接触部;以及

5、第一接地片,所述第一接地片的一端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第一接地弹臂,所述第一接地弹臂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臂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臂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6、所述第一接地弹臂至少部分凸伸入所述收容插槽中;所述第一接地弹臂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接地弹臂的另一端在所述对接模组插入所述收容插槽后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对的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自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板;

8、所述第一接地弹臂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收容插槽一侧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包括暴露于所述收容插槽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以及凸出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定位柱;

10、所述第一安装板至少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安装板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固定的第一安装定位孔。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收容插槽一侧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包括暴露于所述收容插槽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以及暴露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延伸板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延伸板为活动端,所述第一延伸板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出部包括凸伸入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一安装凸块;所述第一延伸板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凸块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凸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地弹臂包括第一中间部、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弹臂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延伸板的第二弹臂部;

16、所述第一弹臂部设有向所述第一中间部延伸的第一抵接弹臂;所述第二弹臂部设有向所述第一中间部延伸的第二抵接弹臂;

17、所述第一中间部、所述第一抵接弹臂以及所述第二抵接弹臂均配置为与所述对接模组电性接触。

1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臂部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抵接弹臂且给所述第一抵接弹臂提供变形空间的第一让位槽;

19、所述第二弹臂部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抵接弹臂且给所述第二抵接弹臂提供变形空间的第二让位槽。

2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臂部设有呈四周环绕式的第一框体,所述第一让位槽为封闭槽且由所述第一框体围成,所述第一抵接弹臂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中。

2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设有第一接地片,所述第一接地片包括第一接地弹臂,所述第一接地弹臂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臂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臂的一侧。所述第一接地弹臂至少部分凸伸入所述收容插槽中。所述第一接地弹臂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接地弹臂的另一端在所述对接模组插入所述收容插槽后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如此设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接地片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片(41)包括第一安装板(411)、与所述第一安装板(411)相对的第二安装板(412)、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411)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安装板(412)的一侧的第一连接板(413)、以及自所述第二安装板(412)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板(4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收容插槽(101)一侧的第一凸出部(112),所述第一凸出部(112)包括暴露于所述收容插槽(101)的第二下表面(1122)、与所述第二下表面(1122)相背的第二上表面(1121)、以及凸出所述第二上表面(1121)的第一定位柱(112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收容插槽(101)一侧的第一凸出部(112),所述第一凸出部(112)包括暴露于所述收容插槽(101)的第二下表面(1122)、与所述第二下表面(1122)相背的第二上表面(1121)以及暴露于所述第二下表面(1122)的第一凹槽(1118);所述第一延伸板(41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8)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板(414)为活动端,所述第一延伸板(414)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方向(a1-a1)移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112)包括凸伸入所述第一凹槽(1118)中的第一安装凸块(1119);所述第一延伸板(414)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凸块(1119)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414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141)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凸块(1119)沿所述第一方向(a1-a1)的尺寸。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弹臂(415)包括第一中间部(4150)、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415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板(413)的第一弹臂部(415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415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延伸板(414)的第二弹臂部(415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部(4151)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抵接弹臂(4151a)且给所述第一抵接弹臂(4151a)提供变形空间的第一让位槽(4151b);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部(4151)设有呈四周环绕式的第一框体(4151c),所述第一让位槽(4151b)为封闭槽且由所述第一框体(4151c)围成,所述第一抵接弹臂(4151a)位于所述第一框体(4151c)中。


技术总结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第一端子模组以及第一接地片。所述壳体包括收容插槽。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两个第一导电端子且分别为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每一个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接触臂。所述第一接地片的一端相对于壳体固定,第一接地片包括第一接地弹臂,所述第一接地弹臂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臂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臂的一侧。所述第一接地弹臂至少部分凸伸入所述收容插槽中;所述第一接地弹臂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接地弹臂的另一端在所述对接模组插入所述收容插槽后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接地片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的接地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曾晨辉,姚坤磷,陈琼南,陈宏基,李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