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散热装置及油浸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95030发布日期:2023-12-27 10:38阅读:57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散热装置及油浸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及油浸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1、油浸式变压器在运行时,其内部的绕组、铁芯等部件所产生的损耗会转变成热量,使变压器及绝缘油的温度升高,温度过高会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也会导致内部零部件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为了保证变压器的使用年限,需要在变压器上设置对应的散热装置,对绝缘油进行冷却,防止变压器温度升高影响正常使用乃至烧损变压器。

2、散热装置主要由两个集油管,以及沿集油管的轴向设置在两个集油管之间的多个散热单元盒组成,散热单元盒为片状,通常由两个冲压成型的钢板对合焊接后得到,其内部形成有油道,油道与集油管连通。工作时,其中一个集油管作为进油管,另一个集油管作为出油管,油液能够由其中一个集油管进入散热单元盒的内部油道,然后从另一个集油管流出。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与其自身体积正相关,体积越大散热面积越大,散热效果也就越好。一般而言,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散热装置的散热功率与变压器相适配,大型变压器上配备散热装置的体积也较大。

3、在生产大型散热装置时,用于制作散热单元盒的钢板也较大,钢板在经过冲压后容易变形,其平面度较差,两个钢板在对合焊接时容易发生偏移,存在缺焊的风险。当散热单元盒发生缺焊时,在后续试漏工序会发现泄露,还需要到维修车间进行维修补焊,维修补焊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额外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及油浸式变压器,旨在解决现有设计中制作大型散热器所用的钢板面积大,冲压后平整度差,容易因缺焊造成泄露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进油管、出油管,以及设于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之间的散热组件,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分别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进油管位于所述出油管上方,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邻近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多个过油孔,多个所述过油孔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4、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5、多个第一集油盒,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并设于所述进油管下方,所述第一集油盒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一集油腔,所述第一集油盒顶部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底部开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于所述第一集油腔和所述进油管上的所述过油孔;

6、多个第二集油盒,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并设于所述出油管上方,所述第二集油盒与所述第一集油盒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集油盒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二集油腔,所述第二集油盒顶部开设有第三连通口,底部开设有第四连通口,所述第四连通口连通所述第二集油腔和所述出油管上的所述过油孔;以及

7、多个散热单元,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集油盒与所述第二集油盒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集油盒一一对应,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散热盒,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所述散热盒具有上下贯通的油道,所述油道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一集油腔连通,所述油道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三连通口与所述第二集油腔连通。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单元还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于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多个散热盒之间。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沿竖向设置,并在邻近所述散热盒的一侧沿竖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散热盒的侧壁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侧壁相抵接。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单元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设于位于边缘的所述散热盒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撑杆沿竖向设置,并在邻近所述散热盒的一侧沿竖向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散热盒的侧壁容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侧壁相抵接。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分别采用焊接连接。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彼此对合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彼此对合的一侧分别设有焊接坡口。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压器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设于所述出油管下方,且出风口朝上设置。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油管的进油端连通于所述进油管的中部,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连通于所述出油管的中部,所述进油管上所述过油孔的孔径和所述出油管上所述过油孔的孔径分别由中间向两端递减。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盒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油道,所述油道上下贯通,所述第二连通口和所述第三连通口分别设有多个 ,且所述第二连通口和所述第三连通口均与所述油道对应。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散热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提供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进油管、出油管,以及散热组件,进油管用于将绝缘油通入散热组件进行冷却,出油管用于将冷却后的绝缘油输送至箱体内,对变压器本体进行冷却降温。散热组件由多个第一集油盒、多个第二集油盒和多个散热单元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列组成。本发明中散热单元包括多个散热盒,散热盒内部形成有油道,通过第一集油盒和第二集油盒将多个散热盒连通。如此设置,一方面多个散热盒同时工作,能够获得较大的散热面积,散热效果较好,从而适配大型变压器的散热需求。另一方面,采用化整为零的思维,将散热单元拆分为多个体积较小的散热盒,这样在加工散热盒时所需的钢板宽度较小,钢板冲压后平整度较高,焊接时更容易对位整齐,不易发生焊接缺陷,有助于提高产品焊接质量,省去二次维修的工序,降低制造成本。

18、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包括:

19、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容置有绝缘油,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

20、变压器本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浸泡于绝缘油中;

21、至少一个如上述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变压器散热装置,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所述出油管与所述进油口连通;以及

22、循环泵,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将所述容纳腔内的绝缘油通过所述出油口泵送至所述进油管。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采用如上述任一实现方式中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具有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出油管,以及设于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之间的散热组件,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分别沿第一水平方向设置,所述进油管位于所述出油管上方,所述进油管和所述出油管邻近所述散热组件的一侧分别开设有多个过油孔,多个所述过油孔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分别采用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彼此对合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彼此对合的一侧分别设有焊接坡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散热装置还包括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设于所述出油管下方,且出风口朝上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的进油端连通于所述进油管的中部,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连通于所述出油管的中部,所述进油管上所述过油孔的孔径和所述出油管上所述过油孔的孔径分别由中间向两端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盒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油道,所述油道上下贯通,所述第二连通口和所述第三连通口分别设有多个,且所述第二连通口和所述第三连通口均与所述油道一一对应。

7.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及油浸式变压器,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进油管、出油管,以及设于进油管和出油管之间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由多个第一集油盒、多个第二集油盒和多个散热单元沿第一水平方向排列组成。散热单元包括多个散热盒,散热盒内部形成有油道,通过第一集油盒和第二集油盒将多个散热盒连通。如此设置,一方面多个散热盒同时工作,能够获得较大的散热面积,从而适配大型变压器的散热需求。另一方面,将散热单元拆分为多个体积较小的散热盒,加工时所需的钢板宽度较小,钢板冲压后平整度较高,焊接时更容易对位整齐,不易发生焊接缺陷,有助于提高产品焊接质量,省去二次维修的工序,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葛志军,刘领旗,王友月,林嘉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宏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