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0366发布日期:2024-01-06 23:2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供电装置,尤其是涉及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


背景技术:

1、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目前,它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电力通信网对通信的可靠性、保护控制信息传送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具有及严格的要求,并且电力部门拥有发展通信的特殊资源优势,电力通信机房内部大多都安装有对应的蓄电池。

2、电力通信机房在电力供应不足或停电时,通常需使用到专用蓄电池对机房进行供电处理,目前的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大多是固定安装的,不方便对蓄电池进行拆卸维护以及对蓄电池整体进行定位安置,难以保障蓄电池的稳定性,而且对蓄电池的散热效果不佳,在应用时通常不便于在蓄电池本体发生火灾时自动化进行灭火作业,难以保障蓄电池的安全性,影响电力通信的正常运转,这些不便之处时常困扰着人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包括蓄电池固定组件、蓄电出本体、侧撑板、灭火组件,通过蓄电池固定组件实现对蓄电池本体的定位以及拆卸维护,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采用侧撑板连接蓄电池固定组件和灭火组件,实现蓄电池本体发生火灾时的自动灭火,保障蓄电池本体的安全,确保电力通信的正常运转。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包括蓄电池固定组件、蓄电池本体、侧撑板、灭火组件,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在蓄电池固定组件上,所述侧撑板共有两个,设置在蓄电池固定组件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灭火组件设置在侧撑板上方位置,位于两个侧撑板之间和蓄电池本体上方的位置。

3、所述蓄电池本体顶端的两侧皆设有接电口。

4、所述灭火组件包括蓄剂箱、注液口、烟雾传感器、连通框、喷嘴、输剂泵,所述侧撑板远离蓄电池固定组件一端的内壁上设有蓄剂箱,所述蓄剂箱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液口,所述蓄剂箱底端的两侧皆设有烟雾传感器,所述蓄剂箱的底端设有连通框,所述连通框的底端安装有等间距的喷嘴,所述蓄剂箱的底部安装有输剂泵,所述输剂泵的一端通过导管与连通框的顶端相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固定组件可以是第一蓄电池固定组件,也可以是第二蓄电池固定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蓄电池固定组件包括u型框、承载架、定位座、置件座、连接件、吸盘,所述u型框底部的两侧内壁上皆设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之间的u型框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本体,所述蓄电池本体的顶端延伸至u型框的外部,所述u型框底部的两侧外壁上皆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底端设有两组置件座,所述置件座底部的一侧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端安装有吸盘。

7、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本体两侧的u型框内部皆设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壁与蓄电池本体的外壁相触碰,所述u型框的两侧皆设有拉柄,所述拉柄的一端延伸至u型框的内部并与夹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拉柄两侧的u型框内壁上皆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筒的外部并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活动杆的一端与夹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筒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位置处的定位筒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盘,所述螺纹盘靠近夹板一侧的定位筒与活动杆外壁上缠绕有复位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蓄电池固定组件包括防护箱、第一滑槽、第一滑板、电池箱、限位块、支撑角板、通风槽、支撑腿、防滑座,所述防护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两个所述第一滑板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本体,所述电池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限位块,所述防护箱的底面设有相对称的支撑角板,两个所述支撑角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通风槽,两个所述支撑角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座。

11、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通槽,所述防护箱的背面固定连通有相对称的散热筒,两个所述散热筒的内部均安装有固定架,两个所述散热筒的背面均安装有防护网,两个所述固定架的背面均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防护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操作说明板。

12、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扣板,所述扣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扣槽。

13、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箱的内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两个所述第二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电池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本发明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包括蓄电池固定组件、蓄电出本体、侧撑板、灭火组件,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在蓄电池固定组件上,通过蓄电池固定组件实现对蓄电池本体的定位以及拆卸维护,保障了蓄电池使用时的稳定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所述侧撑板共有两个,设置在蓄电池固定组件的两侧外壁上,采用侧撑板连接蓄电池固定组件和灭火组件,所述灭火组件设置在侧撑板上方位置,位于两个侧撑板之间和蓄电池本体上方的位置,能够自动化对蓄电池本体进行灭火处理,进而保障了蓄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确保电力通信的正常运转。

16、本发明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所述灭火组件通过注液口将灭火剂注入至蓄剂箱的内部,因烟雾传感器能够对烟雾进行实时监测,当蓄电池本体产生火灾现象时,输剂泵则会将蓄剂箱内部的灭火剂输送至连通框的内部并由喷嘴喷出,即可对蓄电池本体进行自动化灭火处理,从而保障了蓄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

17、本发明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固定组件通过连接件将吸盘设置于置件座的下方,当对蓄电池进行安置时,只需向下按压u型框,使得吸盘吸附于安置平台上,即可对蓄电池进行快速定位安置,从而保障了蓄电池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向外侧拉动拉柄,使得活动杆的一端位于定位筒的内部滑移,并使得夹板不再贴合于蓄电池本体的外壁,此时向上拉动蓄电池本体,即可将蓄电池本体拆离至u型框的外部,从而方便对蓄电池本体进行拆卸维护。

18、本发明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所述第二蓄电池固定组件通过散热风机能够抽取电池箱内部的热量,达到对蓄电池快速散热的效果,提高对蓄电池的散热效果,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板的配合,能够拉出电池箱,方便工作人员对蓄电池本体进行拆卸,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对蓄电池进行拆卸维护,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板的配合,能够使电池箱的移动更加稳定性,提高对蓄电池的保护。



技术特征:

1.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固定组件(1)、蓄电池本体(2)、侧撑板(3)、灭火组件(4),所述蓄电池本体(2)安装在蓄电池固定组件(1)上,所述侧撑板(3)共有两个,设置在蓄电池固定组件(1)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灭火组件(4)设置在侧撑板(3)上方位置,位于两个侧撑板(3)之间和蓄电池本体(2)上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固定组件(1)可以是第一蓄电池固定组件(5),也可以是第二蓄电池固定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电池固定组件(5)包括u型框(51)、承载架(52)、定位座(53)、置件座(54)、连接件(55)、吸盘(56),所述u型框(51)底部的两侧内壁上皆设有承载架(52),所述承载架(52)之间的u型框(51)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本体(2),所述蓄电池本体(2)的顶端延伸至u型框(51)的外部,所述u型框(51)底部的两侧外壁上皆设有定位座(53),所述定位座(53)的底端设有两组置件座(54),所述置件座(54)底部的一侧设有连接件(55),所述连接件(55)的底端安装有吸盘(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本体(2)两侧的u型框(51)内部皆设有夹板(511),所述夹板(511)的内壁与蓄电池本体(2)的外壁相触碰,所述u型框(51)的两侧皆设有拉柄(512),所述拉柄(512)的一端延伸至u型框(51)的内部并与夹板(511)的外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柄(512)两侧的u型框(51)内壁上皆设有定位筒(513),所述定位筒(5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14),所述活动杆(514)的一端延伸至定位筒(513)的外部并设有连接架(515),所述连接架(515)远离活动杆(514)的一端与夹板(511)的外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513)一侧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516),所述外螺纹(516)位置处的定位筒(513)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盘(517),所述螺纹盘(517)靠近夹板(511)一侧的定位筒(513)与活动杆(514)外壁上缠绕有复位弹簧(51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电池固定组件(6)包括防护箱(61)、第一滑槽(62)、第一滑板(63)、电池箱(64)、限位块(65)、支撑角板(66)、通风槽(67)、支撑腿(68)、防滑座(69),所述防护箱(6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滑槽(62),两个所述第一滑槽(6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63),两个所述第一滑板(63)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电池箱(64),所述电池箱(64)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本体(2),所述电池箱(6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限位块(65),所述防护箱(61)的底面设有相对称的支撑角板(66),两个所述支撑角板(6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通风槽(67),两个所述支撑角板(66)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68),两个所述支撑腿(68)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座(6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61)的上表面开设有相对称的通槽(611),所述防护箱(61)的背面固定连通有相对称的散热筒(612),两个所述散热筒(612)的内部均安装有固定架(613),两个所述散热筒(612)的背面均安装有防护网(614),两个所述固定架(613)的背面均安装有散热风机(615),所述防护箱(6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操作说明板(61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6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扣板(641),所述扣板(641)的上表面开设有扣槽(64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61)的内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二滑槽(617),两个所述第二滑槽(61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618),两个所述第二滑板(61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电池箱(6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通信机房用蓄电池,包括蓄电池固定组件、蓄电出本体、侧撑板、灭火组件,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在蓄电池固定组件上,所述侧撑板共有两个,设置在蓄电池固定组件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灭火组件设置在侧撑板上方位置,位于两个侧撑板之间和蓄电池本体上方的位置,所述蓄电池本体安装在蓄电池固定组件上,所述蓄电池固定组件可以是第一蓄电池固定组件,也可以是第二蓄电池固定组件,通过蓄电池固定组件实现对蓄电池本体的定位以及拆卸维护,保障了蓄电池使用时的稳定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所述灭火组件能够自动化对蓄电池本体进行灭火处理,进而保障了蓄电池使用时的安全性,确保电力通信的正常运转。

技术研发人员:石成,王昭成,高玖生,王令,刘耀元,尼加提·帕尔哈提,程海贝,司鑫如,李明宁,阿尔祖古丽·托合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克州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