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88952发布日期:2023-12-26 11:5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天线的,具体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随着5g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小型化低功耗的电子设备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5g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基站建设的密集化,电磁波在环境中的功率密度得以显著提升。这就使得整流天线收集环境的电磁能量为这些电子设备提供无线的持续的能量成为可能。相关技术中,整流天线的增益较低,接收信号的能力弱,在接收信号或能量时的传输距离非常有限,影响对射频能量的转换,无法满足为电子设备提供更强、更持久的能量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整流天线的增益较低,无法满足为电子设备提供更强、更持久的能量的使用需求的问题之一。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天线组件,包括:介质板;整流电路,设于介质板;地板,位于介质板的一侧,整流电路与地板电连接;接收贴片,与介质板相对且间隔布置,接收贴片设有馈电点和通孔,馈电点位于通孔的一侧;馈电结构,馈电结构的一部分穿过介质板与馈电点电连接,整流电路与馈电结构电连接。

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中的天线组件。

5、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天线组件包括介质板、整流电路、地板、接收贴片和馈电结构。

6、接收贴片设有馈电点,馈电结构的一部分穿过介质板与馈电点电连接,整流电路与馈电结构电连接,且整流电路与位于介质板一侧的地板电连接。该设置能够满足天线组件进行无线能量收集的使用需求。

7、其中,接收贴片与介质板相对且间隔布置,也即,接收贴片位于介质板的一侧,且接收贴片与介质板之间具有间隙。该设置使得接收贴片和介质板之间形成空气层,能够降低天线组件工作时的能量损耗,使得天线组件的增益提高,这样,能够增强对信号和能量的收集能力,能够满足在较远距离收集无线能量的使用需求。

8、可以理解的是,地板位于介质板的一侧,馈电结构穿过介质板与接收贴片的馈电点电连接,也即,介质板具有分隔馈电结构和地板的作用。这样,能够防止馈电结构与地板接触短路的情况发生,可保证天线组件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9、可以理解的是,整流电路与馈电结构电连接,且整流电路与地板电连接,整流电路用于将天线组件接收到的电磁能量转换为直流电压并输出,为电子设备提供电源。

10、另外,通过限定接收贴片的结构,使得接收贴片设有通孔,馈电点位于通孔的一侧。能够满足天线组件形成线极化天线或圆极化天线的使用需求。

11、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点包括第一子馈电点,所述馈电结构包括第一馈电柱,所述第一馈电柱的一部分穿过所述介质板与所述第一子馈电点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贴片的外轮廓围设出的区域的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孔壁围设出的区域的形状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贴片的外轮廓围设出的区域的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孔壁围设出的区域的形状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贴片的外轮廓包括第一拐角和第二拐角,所述第一拐角和所述第二拐角均设有切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拐角和所述第二拐角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点包括第二子馈电点和第三子馈电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于所述接收贴片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其中,天线组件,包括:介质板;整流电路,设于介质板;地板,位于介质板的一侧,整流电路与地板电连接;接收贴片,与介质板相对且间隔布置,接收贴片设有馈电点和通孔,馈电点位于通孔的一侧;馈电结构,馈电结构的一部分穿过介质板与馈电点电连接,整流电路与馈电结构电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张轩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