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盒及电池片的上料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60767发布日期:2024-02-20 21:1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盒及电池片的上料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池片,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盒及电池片的上料方法。


背景技术:

1、电池片生产完成后,会将多个电池片放置在一个电池盒内形成一个整盒电池,以便于多个电池片被运输至下一工序,电池盒能够对电池片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运输途中电池片的损坏,但现有技术中的包装方式为翻盖式开合的一体式盒子,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实现电池片拆包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盒及电池片的上料方法,能够实现电池片的自动拆包上料。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盒,电池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托板,第二盒体盖合于第一盒体上,第二盒体与第一盒体围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片,托板位于容纳腔内,托板用于承托电池片;第一盒体上设置有第一孔道,容纳腔通过第一孔道与外界连通,容纳腔和第一孔道用于容纳顶升机构的一部分,托板用于与顶升机构抵接,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顶升机构用于驱动托板运动。在本申请中,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分体设置,且第二盒体盖合于第一盒体上,简化了电池盒的结构,并简化了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的分离操作,进而缩短了电池片的拆包周期,有利于提升电池片的上料效率,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池片的加工效率。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分离之后,顶升机构的一部分经第一孔道伸入容纳腔内并顶起电池片,以增加电池片在电池盒的厚度方向z上的位置高度,便于将电池片从电池盒内取出上料,降低了电池片的上料难度。顶升机构通过托板托举电池片,降低了顶升机构与电池片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电池片损坏、倾斜等风险,从而提升了整盒电池的拆包良率。

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盒体还设置有第二孔道,沿第一方向,第二孔道相对设置于第一盒体的两侧,且第二孔道贯通第一盒体,第一方向位于垂直于电池盒的厚度方向的平面内;第二孔道用于与吹气装置连接,吹气装置用于向第二孔道和容纳腔内吹入气体,以分离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相邻的电池片。

4、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第二孔道贯通第一盒体的一侧。

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孔道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电池片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第二方向位于垂直于电池盒的厚度方向的平面内,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盒02设置有填充件,填充件位于容纳腔内,沿第二方向,填充件相对设置于第一盒体的两侧,填充件用于填充电池片与电池盒之间的间隙。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盒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第一盒体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沿第一方向,第二本体相对设置于第一本体的两侧,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第二本体向靠近第一盒体的方向延伸,在第一方向上,第二本体能够封堵第二孔道的至少部分。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盒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第一通孔贯通第二盒体,容纳腔通过第一通孔与外界连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盒体包括用于围成容纳腔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的至少部分设置有缓冲层;和/或,第二盒体包括用于围成容纳腔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的至少部分设置有缓冲层;和/或,托板包括用于与电池片接触的第三侧壁,第三侧壁的至少部分设置有缓冲层。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盒还包括封装膜,封装膜围设于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外侧,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通过封装膜固定。

11、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片的上料方法,多个电池片封装于电池盒内形成整盒电池,电池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托板和封装膜,托板位于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围成的容纳腔内,托板用于承托电池片,封装膜围设于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外侧,在电池盒内,多个电池片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电池片的上料方法包括:取整盒电池,将整盒电池放置在操作平台上;剥膜装置剥离封装膜;吸附装置吸附第二盒体,以分离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第一盒体上设置有第一孔道,顶升机构的一部分经第一孔道伸入容纳腔内并与托板抵接,顶升机构驱动托板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向远离第一盒体的方向运动,以顶起电池片;上料装置吸附电池片,并将电池片移动至下一工序上。在本申请中,通过上料系统自动分离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并自动进行电池片的顶出上料,简化了电池片的上料操作,降低了电池片上料的劳动强度,从而降低了电池片的拆包、上料成本,同时,降低了电池片的拆包、上料过程中划伤、损坏电池片的风险,从而提升了电池片的拆包良率。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分体设置,且第二盒体盖合于第一盒体上,简化了电池盒的结构,并简化了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的分离操作,进而缩短了电池片的拆包周期,有利于提升电池片的上料效率,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池片的加工效率。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分离之后,顶升机构的一部分经第一孔道伸入容纳腔内并顶起电池片,以增加电池片在电池盒的厚度方向z上的位置高度,便于将电池片从电池盒内取出上料,降低了电池片的上料难度。顶升机构通过托板托举电池片,降低了顶升机构与电池片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电池片损坏、倾斜等风险,从而提升了整盒电池的拆包良率。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盒体还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孔道;电池片的上料方法包括:吹气装置通过第二孔道向容纳腔内吹气,以减小电池片在电池盒的厚度方向远离托板(4)的一侧的压强;在电池盒的厚度方向上,电池片在两侧的压强差的作用下向远离托板的方向运动,以增加相邻的电池片之间的距离。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整盒电池放置在操作平台上的步骤之后,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第二盒体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盒体与操作平台之间;剥膜装置剥离封装膜的步骤包括:剥膜装置将封装膜分离为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分布的第二膜体和第二膜体,第二膜体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盒体与操作平台之间;剥膜装置吸取第二膜体;翻转电池盒,以使第一盒体与操作平台抵接;剥膜装置吸附第二膜体。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操作平台为传送带,整盒电池能够在传送带的带动下移动;在剥膜装置剥离封装膜的步骤之前,和/或,在吸附装置吸附第二盒体的步骤之前,和/或,在顶升机构的一部分经第一孔道伸入容纳腔内并与托板抵接的步骤之前,电池片的上料方法包括:定位机构的至少部分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移动,在整盒电池的移动方向上,定位机构与电池盒02抵接,以限制整盒电池的移动。

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0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还设置有第二孔道(12),沿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孔道(12)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1)的两侧,且所述第二孔道(12)贯通所述第一盒体(1),所述第一方向(x)位于垂直于所述电池盒(02)的厚度方向(z)的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盒(02)的厚度方向(z),所述第二孔道(12)贯通所述第一盒体(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道(12)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池片(0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所述第二方向(y)位于垂直于所述电池盒(02)的厚度方向(z)的平面内,且所述第二方向(y)与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02设置有填充件(5),所述填充件(5)位于所述容纳腔(3)内,沿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填充件(5)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1)的两侧,所述填充件(5)用于填充所述电池片(01)与所述电池盒(02)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2)包括第一本体(21)和第二本体(22),所述第一本体(21)与所述第一盒体(1)沿所述电池盒(02)的厚度方向(z)相对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第二本体(22)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21)的两侧,沿所述电池盒(02)的厚度方向(z),所述第二本体(22)向靠近所述第一盒体(1)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所述第二本体(22)能够封堵所述第二孔道(12)的至少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24),沿所述电池盒(02)的厚度方向(z),所述第一通孔(24)贯通所述第二盒体(2),所述容纳腔(3)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4)与外界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包括用于围成所述容纳腔(3)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至少部分设置有缓冲层(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02)还包括封装膜(7),所述封装膜(7)围设于所述第一盒体(1)和所述第二盒体(2)外侧,所述第一盒体(1)与所述第二盒体(2)通过所述封装膜(7)固定。

10.一种电池片的上料方法,多个电池片(01)封装于电池盒(02)内组成整盒电池,所述电池盒(02)包括第一盒体(1)、第二盒体(2)、托板(4)和封装膜(7),托板(4)位于所述第一盒体(1)和所述第二盒体(2)围成的容纳腔(3)内,所述托板(4)用于承托所述电池片(01),封装膜(7)围设于所述第一盒体(1)和所述第二盒体(2)的外侧,在所述电池盒(02)内,多个所述电池片(01)沿所述电池盒(02)的厚度方向(z)层叠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片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还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二孔道(12);所述电池片的上料方法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片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整盒电池放置在操作平台(03)上的步骤之后,沿所述电池盒(02)的厚度方向(z),所述第二盒体(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盒体(1)与所述操作平台(03)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片的上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03)为传送带,所述整盒电池能够在所述传送带的带动下移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盒及电池片的上料方法,电池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托板,第二盒体盖合于第一盒体上,第二盒体与第一盒体围成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片,托板位于容纳腔内,托板用于承托电池片;第一盒体上设置有第一孔道,容纳腔通过第一孔道与外界连通,容纳腔和第一孔道用于容纳顶升机构的一部分,托板用于与顶升机构抵接,沿电池盒的厚度方向,顶升机构用于驱动托板运动。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分体设置,且第二盒体盖合于第一盒体上,简化了第一盒体、第二盒体的分离操作,缩短了电池片的拆包周期,有利于提升电池片的上料效率,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池片的加工效率。顶升机构顶起电池片,降低了电池片的上料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陶武松,李婷婷,邹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晶科能源(上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