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74251发布日期:2024-03-12 21:0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钛酸钠(na2ti3o7)具有低电压平台、高的理论比容量、小的体积变化,而且价格低廉、绿色环保,成为钠离子电池负极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但由于其存在电子迁移率较差、离子扩散速率慢等缺陷,导致其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材料,包括:活性材料以及负载所述活性材料的支撑材料,所述活性材料包括na2ti3o7-δ,其中,δ为氧空位的含量;所述支撑材料与所述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3~4):(6~7)。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氧空位的含量δ的范围为0.65~1。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材料的宽度为10nm~25nm。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材料选自碳纤维。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μm~5μm。

7、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8、提供钛源、钠源和支撑材料,通过水热法制备钛酸钠前驱体,所述钛酸钠前驱体负载于所述支撑材料;

9、在还原气氛中,煅烧所述钛酸钠前驱体,得到负极材料;

10、所述负极材料包括:活性材料以及负载所述活性材料的支撑材料,所述活性材料包括na2ti3o7-δ,其中,δ为氧空位的含量;所述支撑材料与所述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3~4):(6~7)。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钛源和钠源在过氧化氢存在条件下,合成所述钛酸钠前驱体。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钛源包括ti3c2tx。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00℃~500℃。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气氛包括氢气和氩气,所述氢气和氩气的体积比为(10~15):(85~90)。

15、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包括上述的负极材料,或上述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负极材料。

16、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二次电池。

1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本申请的负极材料包括活性材料以及负载活性材料的支撑材料,活性材料包括na2ti3o7-δ,其中,δ为氧空位的含量;支撑材料与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3~4):(6~7)。本申请通过在支撑材料上负载活性材料,避免了粘结剂和导电剂使用,提高了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本申请进一步通过在支撑材料上负载具有氧空位的钛酸钠,提高了活性材料的导电性能,提高了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减少了工艺步骤,在不改变钛酸钠形貌结构的情况下改善了钛酸钠的导电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括:活性材料以及负载所述活性材料的支撑材料,所述活性材料包括na2ti3o7-δ,其中,δ为氧空位的含量;所述支撑材料与所述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3~4):(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空位的含量δ的范围为0.6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的宽度为10nm~2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材料选自碳纤维;和/或,

5.一种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源和钠源在过氧化氢存在条件下,合成所述钛酸钠前驱体;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00℃~50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气氛包括氢气和氩气,所述氢气和氩气的体积比为(10~15):(85~90)。

9.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或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负极材料。

1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极材料、制备方法、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本申请的负极材料包括活性材料以及负载活性材料的支撑材料,活性材料包括Na<subgt;2</subgt;Ti<subgt;3</subgt;O<subgt;7‑δ</subgt;,其中,δ为氧空位的含量;支撑材料与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3~4):(6~7)。本申请通过在支撑材料上负载活性材料,避免了粘结剂和导电剂使用,提高了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本申请进一步通过在支撑材料上负载具有氧空位的钛酸钠,提高了活性材料的导电性能,提高了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减少了工艺步骤,在不改变钛酸钠形貌结构的情况下改善了钛酸钠的导电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杨军帅,王维圣,苏树发,李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