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1360发布日期:2024-02-02 21:3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池加工,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


背景技术:

1、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在充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电势差,在放电过程中,电势差驱动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产生电流,化学能再次转化为电能。

2、在铅酸电池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包板完成后的若干个极板组成的极群按一定的次序及方向插入电池外壳的电解槽内并压入,该过程称为入壳工序,该工序常通过人工的将极群压入来实现,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极易出现损坏极板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入壳,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容易出现损坏极板的情况。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包括工作台、输送机构、升降机构、下压入槽机构、极群整理装置和极耳整理装置,所述工作台设于机架中部,极群整理装置设于工作台下方,极耳整理装置设于工作台上方,下压入槽机构设于机架顶部并位于极群整理装置正上方,极耳整理装置位于极群整理装置的侧上方位,极群整理装置下方设有输送机构和升降机构;

4、所述极耳整理装置包括翻转机构和极耳整理组件,翻转机构设于工作台上,极耳整理组件设于翻转机构上,极耳整理组件包括两个伸缩气缸和四个间隔设置的极耳整理板,两个伸缩气缸的缸体通过立板固设于横板上,横板通过连杆固设于翻转机构上,四个极耳整理板包括依次活动安装于立板之间的第一整理板、第二整理板、第三整理板和第四整理板,一个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整理板和第三整理板固定连接,穿过第二整理板和第四整理板,并与其间隙配合、滑动连接,另一个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整理板和第四整理板固定连接,穿过第一整理板和第三整理板,并与其间隙配合、滑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电机和翻转板,翻转电机通过减速机与转轴相连,转轴通过两轴承座转动安装于工作台上,并位于极群整理装置的一侧,转轴与翻转板固定连接,横板通过连杆与翻转板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极群整理装置包括收纳槽,收纳槽内设有与极群数量适配的若干个压缩板,若干个压缩板通过压缩机构活动安装于收纳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两个滑杆和设于收纳槽外侧两端的两个压缩气缸,两个压缩气缸的缸体与收纳槽的外壁固定连接,活塞杆分别与位于两端的两压缩板固定连接,同时,若干个压缩板通过两个滑杆活动安装于收纳槽内。

8、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板两侧设有与两个滑杆适配的连接耳,连接耳开设有与滑杆适配的通孔并与其滑动连接,相邻两压缩板的连接耳之间的滑杆上套装有压缩弹簧,滑杆的两端通过螺母与收纳槽的两端固定连接,收纳槽底端构造有扩口状的导向部。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个升降气缸和两个夹持气缸,升降气缸的缸体通过升降底座与机架底部固定连接,活塞杆端部固设有升降台,升降台的中间部位设有对电池外壳承托用的支撑块,两个夹持气缸对称设置于支撑块两侧。

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气缸的缸体与升降台的两端板固定连接,活塞杆上活动连接有夹持板,夹持板与端板之间的活塞杆上套装有夹持弹簧,活塞杆的端部固设有用于对夹持板进行限位的挡板,位于升降台侧方设有用于感应电池外壳的位置传感器。

11、进一步的,所述下压入槽机构包括下压气缸和若干个下压模块,下压气缸的缸体与机架顶部固定连接,活塞杆的端部通过下压板与若干个下压模块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模块的数量与极群的数量相同,下压模块的顶端与下压板固定连接,底端开设有与极耳宽度适配的凹槽。

13、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主输送带和两分输送带,主输送带设置于机架两侧,两分输送带设于极群整理装置下方,并通过驱动机构进行物料传送,升降机构设于两分输送带之间。

14、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5、通过极群整理装置将若干组极群进行整理压缩,使之与电池外壳的电解槽尺寸相适配,减少入壳阻力,便于入壳,在入壳过程中不易损坏极板,通过极耳整理装置将各极群的极耳排布整齐,以利于后续工作中的汇流排焊接,并通过下压入槽机构将若干组极群压入下方的电池外壳内部,不需要人工压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适用于电池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特征:

1.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输送机构、升降机构、下压入槽机构、极群整理装置和极耳整理装置,所述工作台设于机架中部,极群整理装置设于工作台下方,极耳整理装置设于工作台上方,下压入槽机构设于机架顶部并位于极群整理装置正上方,极耳整理装置位于极群整理装置的侧上方位,极群整理装置下方设有输送机构和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电机和翻转板,翻转电机通过减速机与转轴相连,转轴通过两轴承座转动安装于工作台上,并位于极群整理装置的一侧,转轴与翻转板固定连接,横板通过连杆与翻转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群整理装置包括收纳槽,收纳槽内设有与极群数量适配的若干个压缩板,若干个压缩板通过压缩机构活动安装于收纳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包括两个滑杆和设于收纳槽外侧两端的两个压缩气缸,两个压缩气缸的缸体与收纳槽的外壁固定连接,活塞杆分别与位于两端的两压缩板固定连接,同时,若干个压缩板通过两个滑杆活动安装于收纳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板两侧设有与两个滑杆适配的连接耳,连接耳开设有与滑杆适配的通孔并与其滑动连接,相邻两压缩板的连接耳之间的滑杆上套装有压缩弹簧,滑杆的两端通过螺母与收纳槽的两端固定连接,收纳槽底端构造有扩口状的导向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个升降气缸和两个夹持气缸,升降气缸的缸体通过升降底座与机架底部固定连接,活塞杆端部固设有升降台,升降台的中间部位设有对电池外壳承托用的支撑块,两个夹持气缸对称设置于支撑块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气缸的缸体与升降台的两端板固定连接,活塞杆上活动连接有夹持板,夹持板与端板之间的活塞杆上套装有夹持弹簧,活塞杆的端部固设有用于对夹持板进行限位的挡板,位于升降台侧方设有用于感应电池外壳的位置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入槽机构包括下压气缸和若干个下压模块,下压气缸的缸体与机架顶部固定连接,活塞杆的端部通过下压板与若干个下压模块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模块的数量与极群的数量相同,下压模块的顶端与下压板固定连接,底端开设有与极耳宽度适配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主输送带和两分输送带,主输送带设置于机架两侧,两分输送带设于极群整理装置下方,并通过驱动机构进行物料传送,升降机构设于两分输送带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整理及入壳系统,包括工作台、输送机构、升降机构、下压入槽机构、极群整理装置和极耳整理装置,工作台设于机架中部,极群整理装置设于工作台下方,极耳整理装置设于工作台上方,下压入槽机构设于机架顶部并位于极群整理装置正上方,极耳整理装置位于极群整理装置的侧上方位,极群整理装置下方设有输送机构和升降机构。本发明通过极群整理装置将极群进行整理压缩,使之与电池外壳的电解槽尺寸相适配,通过极耳整理装置将各极群的极耳排布整齐,以利于后续工作中的汇流排焊接,并通过下压入槽机构将若干组极群压入下方的电池外壳内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作效率高,且不易损坏极板,适用于电池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杨绍坡,周万昌,王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