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串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3660发布日期:2024-04-08 13:4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串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内串电池。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比能量大、自放电小、质量轻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在手机、移动电源、智能穿戴等3c数码产品以及太阳能路灯储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为了储存更多的能量,使用更长的时间,理想情况下,需挑选一致性良好的电池串并联组合后使用,但是现实情况中,组合中的各电池单体难以达到较高的一致性,因而组合后的电池组性能会大大降低,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短。

2、基于此,相关技术中出现了内串电池,内串电池的内部包括多个电连接的电芯,能量密度较高,且多个电芯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进行注液、化成等工序,化成温度、压力等参数一致,使得多个电芯的一致性较好,内串电池的性能较好,使用寿命较长。这种内串电池的两个电芯需要通过铝塑膜隔开,两个电芯的极耳均需要向外引出,而在后续的电池成组工序中,需要在电池的极耳金属带上焊接保护板,引出极耳数量过多会影响保护板的焊接空间,加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内串电池,由于隔板具有能够导电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两个电芯在包装壳的内部即可实现电连接,因此无需将每一电芯的极耳均向包装壳外引出,仅通过两个外极耳实现电流的导出即可,引出极耳的数量较少,有利于增大保护板的焊接空间,以便于后续加工。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串电池,包括:包装壳,包括两个相互扣合的壳体,两个所述壳体之间限定有容纳腔;隔板,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壳体,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相互隔离且沿所述包装壳的厚度方向排布,沿所述包装壳的宽度方向,所述隔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电部、绝缘部及第二导电部,所述绝缘部使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绝缘;电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芯分别容纳于所述第一腔体及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电芯包括本体及两个连接于所述本体的内极耳组,每一所述内极耳组包括至少一个内极耳,两个所述内极耳组一一对应地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外极耳,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外极耳一一对应地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外极耳部分露出于所述包装壳之外。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串电池,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串电池中,隔板将包装壳的容纳腔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用于容纳两个电芯,每一电芯的两个内极耳组均分别电连接于隔板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以使内串电池的两个电芯在包装壳的内部通过隔板实现电连接,隔板的绝缘部使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绝缘,以防止同一电芯的正负极短接;两个外极耳分别对应电连接于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并伸出至包装壳之外,以将两个电芯的电流向外导出。由于隔板具有能够导电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两个电芯在包装壳的内部即可实现电连接,因此无需将每一电芯的极耳均向包装壳外引出,仅通过两个外极耳实现电流的导出即可,引出极耳的数量较少,有利于增大保护板的焊接空间,以便于后续加工。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夹持于两个所述壳体之间,其中一个所述壳体与所述隔板限定有所述第一腔体,另一个所述壳体与所述隔板限定有所述第二腔体。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容纳部及第一封边部,所述容纳部具有一端开口的凹槽,所述第一封边部环绕于所述容纳部靠近所述凹槽的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一封边部向远离所述容纳部的方向延伸,所述隔板夹持于两个所述第一封边部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封边部密封连接。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极耳包括金属带及极耳胶,所述极耳胶包裹于金属带且位于所述金属带的两端之间,两个所述外极耳的所述金属带一一对应地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金属带部分露出于所述包装壳之外,所述极耳胶夹持于一所述第一封边部与所述隔板之间。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还包括第二封边部,所述第二封边部环绕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封边部夹持于两个所述第一封边部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封边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封边部具有绝缘性。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外极耳对应连接于一所述内极耳组。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极耳与所述内极耳组焊接。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内极耳组位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边,两个所述外极耳从所述包装壳的同一侧露出。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内极耳组包括多个所述内极耳,同一所述内极耳组中的多个所述内极耳垂直于所述隔板的投影重合。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所述内极耳组中的多个所述内极耳均焊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或,同一所述内极耳组中的多个所述内极耳均焊接于所述第二导电部。

14、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内串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串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夹持于两个所述壳体之间,其中一个所述壳体与所述隔板限定有所述第一腔体,另一个所述壳体与所述隔板限定有所述第二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串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容纳部及第一封边部,所述容纳部具有一端开口的凹槽,所述第一封边部环绕于所述容纳部靠近所述凹槽的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一封边部向远离所述容纳部的方向延伸,所述隔板夹持于两个所述第一封边部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封边部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串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极耳包括金属带及极耳胶,所述极耳胶包裹于金属带且位于所述金属带的两端之间,两个所述外极耳的所述金属带一一对应地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金属带部分露出于所述包装壳之外,所述极耳胶夹持于一所述第一封边部与所述隔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串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还包括第二封边部,所述第二封边部环绕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及所述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封边部夹持于两个所述第一封边部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封边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封边部具有绝缘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串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外极耳对应连接于一所述内极耳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串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极耳与所述内极耳组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串电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内极耳组位于所述本体的同一侧边,两个所述外极耳从所述包装壳的同一侧露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串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内极耳组包括多个所述内极耳,同一所述内极耳组中的多个所述内极耳垂直于所述隔板的投影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串电池,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内极耳组中的多个所述内极耳均焊接于所述第一导电部,或,同一所述内极耳组中的多个所述内极耳均焊接于所述第二导电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串电池,包括包装壳、隔板、电芯及外极耳,隔板将包装壳的容纳腔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用于容纳两个电芯,每一电芯的两个内极耳组均分别电连接于隔板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以使内串电池的两个电芯在包装壳的内部通过隔板实现电连接;两个外极耳分别对应电连接于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并伸出至包装壳之外,以将两个电芯的电流向外导出。由于隔板具有能够导电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两个电芯在包装壳的内部即可实现电连接,因此无需将每一电芯的极耳均向包装壳外引出,仅通过两个外极耳实现电流的导出即可,引出极耳的数量较少,有利于增大保护板的焊接空间,以便于后续加工。

技术研发人员:姚建康,林国罗,洪春林,李聪,纪荣进,吴声本,王诗龙,陈杰,郑明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