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具体为一种基于热对流的户用储能电池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1、电池模组由多个电芯组合而成,电池热管理影响着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寿命、效率。电池模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芯一部分电能会转换为热能。电芯过热会导致电池寿命衰减,甚至发生热失控的安全风险,同时,某个电芯的过热也会在电池模组内部发生的热蔓延影响整个电池模组性能。另外,由于电池模组系统的各项性能取决于最弱的电芯,长期的工作温度差异拉大了电芯之间的性能,从而导致了整个电池模组性能、寿命的衰减。
2、受制于家储电池的容量小、体积小、噪音控制而无法引进大型集装箱储能或工商业储能项目使用的液冷、强制风冷等方式,目前,在售的家储产品均未采用物理控温手段,随着国内外户用储能项目容量逐渐增大,户用储能模组的产热问题也逐渐凸显,当前,家储电池热管理的主要方式是使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热管理系统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倍率控制以控制模组的温升,并将温度通过隔热材料限制在电池模组壳体内部,bms系统实时监控模组中各电芯的温度状态,当电池模组中的电芯热累积到设定阈值时,就会控制降低整个电池模组的充放电效率,但此方法严重影响产品使用体验。
3、因此,需要对电池模组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改善家储目前热管理策略缺陷所导致的电池使用效率下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对流的户用储能电池散热方法,具备了主动散热的优点,解决了家储电池热管理的主要方式是使用bms热管理系统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倍率控制以控制模组的温升,并将温度通过隔热材料限制在电池模组壳体内部,bms系统实时监控模组中各电芯的温度状态,当电池模组中的电芯热累积到设定阈值时,就会控制降低整个电池模组的充放电效率,但此方法严重影响产品使用体验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热对流的户用储能电池散热方法,包括储能电池外壳,所述储能电池外壳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均热板,所述均热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绝缘垫,所述导热绝缘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芯,所述均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均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插接件,所述储能电池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与下插接件配合使用的上插接件,所述储能电池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部与上插接件固定安装,所述储能电池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散热通道。
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导热绝缘垫的顶部与电芯的底部接触,所述导热绝缘垫与电芯配合使用。
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散热片与均热板配合使用。
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上插接件与下插接件的数量均为两个。
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7、s1:使用中,电芯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绝缘垫传递至均热板,均热板通过外侧散热片在散热通道内进行热交换来释放传递的热量,被鳍片加热的流体与常温流体产生密度差并在通道内以对流形式带走热量,可以带走热量。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发明通过电芯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绝缘垫传递至均热板,均热板通过外侧散热片在散热通道内进行热交换来释放传递的热量,被鳍片加热的流体与常温流体产生密度差并在通道内以对流形式带走热量,可以带走热量,使储能电池外壳达到主动散热的效果,替代目前户储行业的控温方式主要有两种,1、策略层面限制冲放电的控温方式(限功率),2、物理层面,不考虑散热的方式,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使用储能电池运行期间的性能。
10、2、本发明通过将导热绝缘垫的顶部与电芯的底部接触,提高了电芯与导热绝缘垫之间的散热效果,提高了散热能力,便于使用者使用。
11、3、本发明通过将散热片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果,避免出现积热的现象,提高了电芯的安全性,便于使用者使用。
12、4、本发明通过将上插接件与下插接件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便于传输更大的电流,提高了电芯的传输能力,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热对流的户用储能电池散热方法,包括储能电池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外壳(1)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均热板(2),所述均热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绝缘垫(3),所述导热绝缘垫(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芯(4),所述均热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片(5),所述均热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插接件(6),所述储能电池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与下插接件(6)配合使用的上插接件(7),所述储能电池外壳(1)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体(8),所述外壳体(8)的顶部与上插接件(7)固定安装,所述储能电池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散热通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对流的户用储能电池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绝缘垫(3)的顶部与电芯(4)的底部接触,所述导热绝缘垫(3)与电芯(4)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对流的户用储能电池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5)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散热片(5)与均热板(2)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对流的户用储能电池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接件(7)与下插接件(6)的数量均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对流的户用储能电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对流的户用储能电池散热方法,包括储能电池外壳,所述储能电池外壳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均热板,所述均热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绝缘垫,所述导热绝缘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芯,所述均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均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插接件,所述储能电池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与下插接件配合使用的上插接件,所述储能电池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体。本发明通过电芯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绝缘垫传递至均热板,均热板通过外侧散热片在散热通道内进行热交换来释放传递的热量,被鳍片加热的流体与常温流体产生密度差并在通道内以对流形式带走热量,可以带走热量,使储能电池外壳达到主动散热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朱帅帅,刘子叶,蔡叶甜,臧程,陈军任,霍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果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