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18532发布日期:2024-04-30 17:2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电池包中设置纵梁以对电芯进行支撑固定,纵梁结构增加了电池包的重量,也占据了电池包内的空间,不利于电池包的轻量化设计以及能量密度的提升。并且,电芯装配过程中,装配步骤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本申请的电池包中电芯之间无纵梁结构,节省电池包内部空间,从而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并且可以实现电池包轻量化。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

3、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包包括:底板;框架,所述框架环绕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外周且与所述底板限定出电芯容纳腔;分隔梁,所述分隔梁设置于底板且位于所述电芯容纳腔内,所述分隔梁构造为在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梁之间限定出安装腔或所述分隔梁与所述框架边缘限定出安装腔;电芯组,所述电芯组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构造为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组;其中每个所述电芯组设置有多个电芯单体,多个所述电芯单体在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和/或多个所述电芯单体在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4、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包通过在电芯容纳腔中设置至少一个分隔梁,以在相邻的两个分隔梁之间或在分隔梁与框架边缘之间限定出安装腔,每个安装腔中可以安装多个电芯组,且每个电芯组通过与底板、分隔梁和框架固定,电芯组之间无需设置纵梁支撑固定,节约了电池包内部空间,有利于降低电池包重量,且电池包中可安装更多电芯组,以增大电池包能量密度。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隔梁的两端延伸至与所述框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梁朝向彼此的表面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在第二方向上正对设置;其中多个所述电芯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止抵,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组间隔设置。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芯组包括:第一电芯,所述第一电芯构造为在第二方向上依次布置的多个;第二电芯,所述第二电芯构造为在第二方向上依次布置的多个,任意一个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在第一方向上对应设置。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两端,所述端板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支撑面和配合面,所述支撑面适于与所述电芯组的端面贴合设置,所述配合面适于与分隔梁贴合设置;其中所述端板的底部形成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在朝向底部的方向上朝向所述支撑面倾斜设置。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合面上形成有适于与卡爪配合的定位凹槽。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芯组还包括:加热膜,所述加热膜在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加热膜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贴合设置,所述加热膜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电芯组两端的所述端板固定。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膜包括:第一加热片,所述第一加热片与所述第一电芯贴合设置并适于加热所述第一电芯;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二加热片与所述第二电芯贴合设置并适于加热所述第二电芯;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片与所述第二加热片之间。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芯之间形成有第一缝隙,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芯之间形成有第二缝隙;所述加热膜组件上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缝隙正对,所述避让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缝隙正对。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体之间。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体朝向彼此的表面形成有电芯大面,所述缓冲件环绕设置于所述电芯大面的至少部分外周。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上形成有多个连接区,所述连接区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梁之间延伸,多个所述连接区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胶粘层,所述胶粘层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区内,所述胶粘层适于将所述电芯组与所述底板连接。

15、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

16、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具有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中电池包重量轻,电池包中能量密度更大。

17、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梁的两端延伸至与所述框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梁朝向彼此的表面分别形成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限位面在第二方向上正对设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上形成有适于与卡爪配合的定位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芯之间形成有第一缝隙,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芯之间形成有第二缝隙;所述加热膜组件上形成有在第一方向上贯通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缝隙正对,所述避让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缝隙正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单体朝向彼此的表面形成有电芯大面,所述缓冲件环绕设置于所述电芯大面的至少部分外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形成有多个连接区,所述连接区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梁之间延伸,多个所述连接区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车辆,电池包包括;底板;框架,框架环绕设置于底板的外周且与底板限定出电芯容纳腔;分隔梁,分隔梁设置于底板且位于电芯容纳腔内,分隔梁构造为在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间隔的至少一个,相邻的两个分隔梁之间限定出安装腔或分隔梁与框架边缘限定出安装腔;电芯组,电芯组收容于安装腔内且构造为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组;其中每个电芯组设置有多个电芯单体,多个电芯单体在第二方向延伸且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和/或多个电芯单体在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本申请的电池包中电芯之间无纵梁结构,节省电池包内部空间,从而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并且可以实现电池包轻量化。

技术研发人员:邢玉刚,陈勃言,周维,郭梦梦,张德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