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结构及放卷极片卷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7627发布日期:2023-08-18 14:0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片结构及放卷极片卷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生产,尤其涉及一种极片结构及放卷极片卷筒。


背景技术:

1、在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模分切装置对极片进行分切。分切后的极片需要利用收卷装置再次收卷。

2、模分切装置设置于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之间。将极片卷制形成的极片卷筒同轴安装在放卷装置的转轴上,即将极片的一个端部固定于放卷装置的转轴上,将极片的另一个端部穿过模分切装置并设置于收卷装置的转轴上。该放卷装置用于对极片卷筒进行放卷,极片在经过模分切装置的加工后被收卷装置再次收卷成成品极片卷筒。

3、当放卷装置将一个极片卷筒完全释放后,需要更换另一个极片卷筒进行连续生产。更换放卷装置上的极片卷筒时,需要人工目视观察极片尾料余量,并对是否需要更换极片卷筒进行主观判断。上述人工判断方式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若判断失误可能造成极片尾料报废量过大的问题,造成极片的浪费。

4、因此,亟需一种极片结构及放卷极片卷筒,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结构,该极片结构在极片放卷装置进行释放时,无需人工判断,即可准确反馈放卷装置上的极片的尾料位置,防止尾料报废量过大的问题,节省极片。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极片结构,包括:极片本体以及沿极片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极片尾料段;该极片尾料段衔接于该极片本体的一端部;所述极片尾料段包括尾料本体和设置于尾料本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感应特征片;卷绕感应器能对所述感应特征片作出感应。

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尾料本体上开设有多个mark孔。

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结构的优选方案,多个mark孔在尾料本体上间隔设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尾料本体的一侧还设置多个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感应特征片位于所述尾料本体的同一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极耳的宽度等于所述感应特征片的宽度。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感应特征片的长度为50-500mm。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感应特征片的宽度为10-40mm。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感应特征片为铝箔感应片。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结构的优选方案,在极片本体的长度方向,感应特征片与该极片本体连接有极片尾料段的一端相邻设置。

12、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极片结构形成的放卷极片卷筒,所述放卷极片卷筒的最内圈为所述极片的极片尾料段。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结构包括极片本体以及极片尾料段,极片尾料段包括尾料本体和设置于尾料本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感应特征片。将上述极片结构以极片尾料段为卷绕起始端,将上述极片结构依次固定卷绕在放卷装置的转轴上,形成放卷极片卷筒,即极片尾料段设置在放卷极片卷筒的最内圈。在放卷装置放卷时,卷绕感应器感通过对感应特征片的感应,即可获得极片是否用尽信号,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及时更换放卷极片卷筒,可以防止尾料报废量过大的问题,节省极片。



技术特征:

1.一种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料本体(100)上开设有多个mark孔(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mark孔(110)在尾料本体(100)上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料本体(100)的一侧还设置有多个极耳(120),所述极耳(120)与所述感应特征片(200)位于所述尾料本体(100)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120)的宽度等于所述感应特征片(200)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特征片(200)的长度50~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特征片(200)的宽度为10~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特征片(200)为铝箔感应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极片本体(10)的长度方向,感应特征片(200)与该极片本体(10)连接有极片尾料段的一端相邻设置。

10.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结构的放卷极片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极片卷筒的最内层为所述极片结构的极片尾料段。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片结构及放卷极片卷筒。极片结构包括极片本体以及极片尾料段,极片尾料段包括尾料本体和设置于尾料本体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感应特征片。将上述极片结构以极片尾料段为卷绕起始端,将上述极片结构依次固定卷绕在放卷装置的转轴上,形成放卷极片卷筒,即极片尾料段设置在放卷极片卷筒的最内圈。在放卷装置放卷时,卷绕感应器感通过对感应特征片的感应,即可获得极片是否用尽信号,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及时更换放卷极片卷筒,可以防止尾料报废量过大的问题,节省极片。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生,吴仕明,张志明,曹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