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的负极转接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9784发布日期:2023-04-30 02:0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的负极转接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的负极转接片。


背景技术:

1、电池的负极转接片,用于与电池的负极接触、传递内外电能。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9401696u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纽扣电池用电池仓,其中,负极接触部包括圆锥螺旋状的第二弹簧,主要为纽扣电池提供良好的弹性接触,长时期使用弹性也不会降低;但这种采用圆条状结构螺旋而成的弹簧结构,压缩后,由于其各处截面为圆形、与电池负极的接触有效面积较小,而且有的电池负极具有环形凸起或凹槽,螺旋状弹簧不能与电池负极充分配合全面接触。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7881800u的实用新型专利负极转接片、电池盖板及电池,其中,负极转接片采用片状结构,片状结构能够与电池负极全方位接触,但不能提供良好的弹性接触,需要外部良好的固定和抗震结构支撑负极转接片和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的负极转接片接触面积和弹性接触不能兼顾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的负极转接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的负极转接片,包括基片;所述基片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侧连接有螺旋弹片,螺旋弹片呈圆锥螺旋状,螺旋弹片的较大端末端与通孔内侧连接;螺旋弹片的较小端末端连接有中心片,中心片与基片平行;螺旋弹片和中心片各处在通孔端口所在面的投影均不发生干涉、且覆盖通孔。

4、进一步地,所述基片一侧中部连接有引片,引片末端设有连接孔;基片、引片、螺旋弹片和中心片均为导体。

5、进一步地,所述基片中部向螺旋弹片侧弯折形成环状的弯折部,弯折部包括环形的、与基片垂直连接的垂直部,弯折部还包括与垂直部连接的平行部,平行部与基片平行,所述通孔设置于平行部中部。

6、进一步地,所述基片、弯折部、螺旋弹片和中心片为一体连接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内侧放置有圆盘状的支撑体,支撑体外侧边缘圆周均布若干卡块,卡块与弯折部内侧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卡块与弯折部内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9、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弹片和中心片可压缩为平面片状结构、填充在通孔内;螺旋弹片对应的平面片状结构部分外侧具有凸起。

10、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设置有若干圈,每圈若干个且圆周均布;每个凸起的外形相同。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与电池负极接触实现导电,利用螺旋弹性结构,能够提供接触弹力、保证接触时刻具有一定的紧密性;压缩后形成片状结构,使负极转接片与电池负极能够形成更大的接触有效面积,保证良好的导电性和接触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13、2、具有圆周分布的凸起,能够与具有环形凹槽的电池负极配合,起到限位和保证接触面积的作用,提高接触导电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的负极转接片,包括基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中部设有通孔(4),通孔(4)内侧连接有螺旋弹片(5),螺旋弹片(5)呈圆锥螺旋状,螺旋弹片(5)的较大端末端与通孔(4)内侧连接;螺旋弹片(5)的较小端末端连接有中心片(6),中心片(6)与基片(1)平行;螺旋弹片(5)和中心片(6)各处在通孔(4)端口所在面的投影均不发生干涉、且覆盖通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负极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一侧中部连接有引片(2),引片(2)末端设有连接孔(3);基片(1)、引片(2)、螺旋弹片(5)和中心片(6)均为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负极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中部向螺旋弹片(5)侧弯折形成环状的弯折部(7),弯折部(7)包括环形的、与基片(1)垂直连接的垂直部(72),弯折部(7)还包括与垂直部(72)连接的平行部(71),平行部(71)与基片(1)平行,所述通孔(4)设置于平行部(71)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的负极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弯折部(7)、螺旋弹片(5)和中心片(6)为一体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的负极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7)内侧放置有圆盘状的支撑体(8),支撑体(8)外侧边缘圆周均布若干卡块(9),卡块(9)与弯折部(7)内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的负极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9)与弯折部(7)内侧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的负极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片(5)和中心片(6)可压缩为平面片状结构、填充在通孔(4)内;螺旋弹片(5)对应的平面片状结构部分外侧具有凸起(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的负极转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0)设置有若干圈,每圈若干个且圆周均布;每个凸起(10)的外形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的负极转接片,包括基片;基片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侧连接有螺旋弹片,螺旋弹片呈圆锥螺旋状,螺旋弹片的较大端末端与通孔内侧连接;螺旋弹片的较小端末端连接有中心片,中心片与基片平行;螺旋弹片和中心片各处在通孔端口所在面的投影均不发生干涉、且覆盖通孔;本技术用于与电池负极接触实现导电,能够提供接触弹力、保证接触时刻具有一定的紧密性;该负极转接片与电池负极能够形成更大的接触有效面积,保证良好的导电性和接触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伞颖,雷丽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博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