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0058发布日期:2023-06-18 00:3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塑壳断路器的工作电压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光伏用塑壳断路器来说,其工作电压已经达到直流1500v或交流1140v,而断路器的相间距通常由于受到安装习惯、柜内排布以及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制约而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对断路器的相间耐压水平带来极大的考验。

2、对于塑壳断路器,特别是单断点塑壳断路器,通常内部具有软连接即铜编织线以利于动触头转动,一旦主回路接通电流,与转轴接触的软连接受热会膨胀,从而使得相邻两极的软连接之间的爬电距离减小。具体如图1所示,软连接221膨胀与转轴1的轴体100上的用于穿设动触头2且供软连接221探出的开口的侧壁13接触,使得转轴1上的相间的最小爬电距离从一轴体100的边缘一131a开始沿着转轴1表面历经颈状承重轴101、相间法兰102至与一轴体100相邻的另一轴体100的与边缘一131a相对应的边缘二131b止,这种情况下,软连接221膨胀后接触到的开口的侧壁13的厚度无法计算进爬电距离内,在断路器实际工作过程中,爬电距离比预期的减小,使得断路器本身的介电性能下降,影响断路器本身的分断性能。

3、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多极断路器的转轴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其能够增加转轴上相邻极的软连接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断路器的介电性能,保证断路器的分断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所述转轴上以轴向依次布置有数个容腔,所述断路器的动触头穿设在容腔内,且所述动触头的设有动触点的自由端通过转轴的圆周侧壁上的与容腔相通的第一开口探出,从而通过动触点与静触头的接触和分离实现主回路的接通和分断,所述动触头具有与上述自由端反向延伸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固定有软连接,所述软连接通过转轴的圆周侧壁上的与容腔相通的第二开口探出以供动触头与主回路连接,特点是:所述转轴的圆周侧壁的与所述第二开口在轴向上邻接的一侧或者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凹陷部,以增加相邻两极的软连接之间的爬电距离。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包括在侧壁的基础上以径向向着接近转轴转动中心的方向延伸构成的凹陷侧壁以及与凹陷侧壁邻接的以轴向向着相邻极的容腔的方向延伸构成的凹陷底壁。

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由数量与断路器的极数相等的轴体彼此轴向连接而成,所述容腔轴向贯通轴体,在轴体的圆周侧壁上分别构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5、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容腔的一侧延伸至轴体的圆周侧壁,使得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轴体的圆周侧壁上连通。

6、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相邻两个轴体之间构成有颈状的承重轴,其与断路器壳体内部的相间隔板配合,为转轴提供转动支撑。

7、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承重轴上设有相间法兰。

8、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凹陷侧壁在侧壁的基础上径向向转轴转动中心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2mm。

9、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凹陷部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圆周侧壁的与所述第二开口在轴向上邻接的一侧或者两侧的侧壁上。

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转轴上的相邻的两个用于穿设动触头的容腔之间的圆周侧壁上设置凹陷部,相较于现有技术,爬电距离增加了至少由凹陷底壁所提供的距离,实现了增加相邻两极的软连接之间的爬电距离的目标,提高断路器的介电性能,保证断路器的分断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所述转轴(1)上以轴向依次布置有数个容腔(10),所述断路器的动触头(2)穿设在容腔(10)内,且所述动触头(2)的设有动触点的自由端(21)通过转轴(1)的圆周侧壁上的与容腔(10)相通的第一开口(11)探出,从而通过动触点与静触头的接触和分离实现主回路的接通和分断,所述动触头(2)具有与上述自由端(21)反向延伸的连接端(22),所述连接端(22)上固定有软连接(221),所述软连接(221)通过转轴(1)的圆周侧壁上的与容腔(10)相通的第二开口(12)探出以供动触头(2)与主回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圆周侧壁的与所述第二开口(12)在轴向上邻接的侧壁(13)上设有凹陷部(14),以增加相邻两极的软连接(221)之间的爬电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4)包括在侧壁(13)的基础上以径向向着接近转轴(1)转动中心的方向延伸构成的凹陷侧壁(141)以及与凹陷侧壁(141)邻接的以轴向向着相邻极的容腔(10)的方向延伸构成的凹陷底壁(1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由数量与断路器的极数相等的轴体(100)彼此轴向连接而成,所述容腔(10)轴向贯通轴体(100),在轴体(100)的圆周侧壁上分别构成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10)的一侧延伸至轴体(100)的圆周侧壁,使得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在轴体(100)的圆周侧壁上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轴体(100)之间构成有颈状的承重轴(101),其与断路器壳体内部的相间隔板配合,为转轴(1)提供转动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轴(101)上设有相间法兰(10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侧壁(141)在侧壁(13)的基础上径向向转轴(1)转动中心方向延伸的距离大于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部(14)设置在所述转轴(1)的圆周侧壁的与所述第二开口(12)在轴向上邻接的一侧或者两侧的侧壁(13)上。


技术总结
一种多极断路器的转轴,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转轴上以轴向依次布置有数个容腔,断路器的动触头穿设在容腔内,且动触头的设有动触点的自由端通过转轴的圆周侧壁上的与容腔相通的第一开口探出,从而通过动触点与静触头的接触和分离实现主回路的接通和分断,动触头具有与上述自由端反向延伸的连接端,连接端上固定有软连接,软连接通过转轴的圆周侧壁上的与容腔相通的第二开口探出以供动触头与主回路连接,特点是:转轴的圆周侧壁的与第二开口在轴向上邻接的一侧或者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凹陷部,以增加相邻两极的软连接之间的爬电距离。优点:增加转轴上相邻极的软连接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断路器的介电性能,保证断路器的分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贤,谢心意,王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