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6010发布日期:2023-07-15 16:3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注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1、电解液的灌注是电池生产过程中一道重要的工序。

2、现有技术中,采用注液针头将电解液注入电池的电芯内部,具体为将注液针头压在电芯注液口上,确保注液针头内部与电芯内部空间密封之后,对电芯进行抽负压,然后向注液针头注入电解液,电芯内部利用负压吸入电解液,完成注液。

3、然而,在注液完成后,注液针头内壁上挂壁的残余电解液会在注液针头与电芯分离时,滴落到设备或地面上,不仅影响注液精度,还会对设备及环境造成腐蚀或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液装置,解决注液完成后电解液容易从注液针头内滴落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液装置,包括杯体组件、注液针头和密封部;

4、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注液杯体,所述注液杯体具有用于容纳电解液的容纳腔;

5、所述注液针头自所述注液杯体的外部伸入所述容纳腔,所述注液针头内开设有注液通道;

6、所述密封部绕设于所述注液针头的外壁,且位于所述注液针头伸入所述容纳腔的一端;所述注液针头配置为相对所述注液杯体沿所述注液针头的轴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注液针头在连通状态和截断状态之间切换;

7、在所述连通状态下,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分离,所述容纳腔和所述注液通道相连通;在所述截断状态下,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紧贴,所述容纳腔和所述注液通道相互分隔。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杯体组件还包括针头安装座,所述针头安装座分别与所述注液杯体和所述注液针头密封连接;

9、所述针头安装座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用于容纳所述注液针头;

10、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在所述连通状态下,所述密封部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分离,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在所述截断状态下,所述密封部和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抵接,以使所述容纳腔和所述第一腔体相互分隔。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注液针头和所述杯体组件弹性抵接,所述弹性件用于通过自身张力变化带动所述注液针头相对所述注液杯体移动,以使所述注液针头在所述连通状态和所述截断状态之间切换。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上环绕所述第二腔体的中心轴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注液装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注液针头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与所述密封件抵接。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之内径沿从所述注液杯体至所述注液针头的方向逐渐减小。

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部呈环状套设于所述注液针头端部的外壁,且所述密封部相对于所述注液针头的外壁外凸。

1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部呈球状,所述密封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注液针头的直径。

1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注液针头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液杯体的内壁连接。

18、一种实施方式中,注液装置还包括弹性接触件,安装于所述注液针头远离所述注液杯体的端部;

19、所述弹性接触件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注液通道相连通。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液装置,通过将注液针头配置为相对注液杯体沿注液针头的轴向往复移动,以使注液针头在连通状态和截断状态之间切换,使注液杯体中的电解液得以在连通状态下注入电芯中;在注液完成后通过切换至截断状态,使容纳腔和注液通道相互分隔,完成注液针头的分离自密封,电解液被隔离在注液杯体中,无法从注液针头中滴落,有效提升了注液装置的注液精度,避免电解液腐蚀和污染设备及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组件、注液针头和密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还包括针头安装座,所述针头安装座分别与所述注液杯体和所述注液针头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注液针头和所述杯体组件弹性抵接,所述弹性件用于通过自身张力变化带动所述注液针头相对所述注液杯体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上环绕所述第二腔体的中心轴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注液针头的外壁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弹性件的端部与所述密封件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之内径沿从所述注液杯体至所述注液针头的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呈环状套设于所述注液针头端部的外壁,且所述密封部相对于所述注液针头的外壁外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呈球状,所述密封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注液针头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注液针头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注液杯体的内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接触件,安装于所述注液针头远离所述注液杯体的端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注液装置,包括杯体组件、注液针头和密封部;杯体组件包括注液杯体,注液杯体具有用于容纳电解液的容纳腔;注液针头自注液杯体的外部伸入容纳腔,注液针头内开设有注液通道;密封部绕设于所述注液针头的外壁,且位于所述注液针头伸入所述容纳腔的一端;注液针头配置为相对注液杯体沿所述注液针头的轴向往复移动,以使注液针头在连通状态和截断状态之间切换;在连通状态下,密封部与容纳腔的内壁分离,容纳腔和注液通道相连通;在截断状态下,密封部与容纳腔的侧壁紧贴,容纳腔和注液通道相互分隔。本技术提供的注液装置,能够完成注液针头的分离自密封,使电解液被隔离在注液杯体中,无法从注液针头中滴落。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良,欧阳晓博,郭腾,彭天泽,初徉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弗迪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