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8067发布日期:2023-08-03 19:5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电池及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动车辆的使用日益广泛。在电动车辆中往往设置有电池装置,电池装置中包括有多个电池,电池装置中的多个电池需要通过汇流排等器件实现电连接。在电连接多个电池时往往是将电池的极柱连接,相关技术中电池的两个极柱分别设于电池的两端,导致多个电池电连接时操作较为复杂,不利于提升生产效率。

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及电池装置,进而至少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池装置的生产效率。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

3、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面和设置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多个侧面,所述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侧面的面积,所述端面靠近所述电池本体电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极柱安装区,所述电池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所述电连接端;

4、第一极柱组件,所述第一极柱组件设于第一端面的极柱安装区;

5、第二极柱组件,所述第二极柱组件设于第二端面的极柱安装区,所述第一端面为所述电池本体的两个端面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端面为所述电池本体的两个端面中的另一个。

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第一极柱组件和第二极柱组件,电池本体包括端面和侧面,端面的面积大于侧面的面积,第一极柱组件设于第一端面靠近电连接端一端,第二极柱组件设于第二端面靠近电连接端的一端,通过第一极柱组件和第二极柱组件设置于电池主体长度方向的同一端,便于电池成组时的电连接,从而提高电池装置的生产效率,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

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在电池中,电池本体包括端面和侧面,端面的面积大于侧面的面积,第一极柱组件设于第一端面靠近电连接端一端,第二极柱组件设于第二端面靠近电连接端的一端,通过第一极柱组件和第二极柱组件设置于电池主体长度方向的同一端,便于电池成组时的电连接,从而提高电池装置的生产效率,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上的极柱安装区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极柱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凹陷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延伸至所述电池本体电连接端的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对称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主体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极耳朝向所述电连接端,并且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一极柱组件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池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池第一电极朝向所述电连接端,并且所述第一子电池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极柱组件连接;

1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电池。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还包括: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括多个所述电池,多个所述电池顺序排列,并且相邻的所述电池的端面相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中所述第一端面上的极柱安装区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极柱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端面上的极柱安装区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极柱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凹陷部;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电池及电池装置,所述电池包括:电池本体、第一极柱组件和第二极柱组件,所述电池本体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面和设置于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多个侧面,所述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侧面的面积,所述端面靠近所述电池本体电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极柱安装区,所述电池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为所述电连接端;所述第一极柱组件设于第一端面的极柱安装区;所述第二极柱组件设于第二端面的极柱安装区,所述第一端面为所述电池本体的两个端面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端面为所述电池本体的两个端面中的另一个。能够提升电池装置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谷亮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