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5831发布日期:2023-04-20 06:2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抗器,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电抗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成熟发展,发电机的体型也越来越大,发电机输出交流电必不可少的交流器以及交流器中的电抗器体积也随之增加,虽然大型的发电机发电效率高,但是庞大的体积给发电机、交流器和电抗器的安装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现阶段电抗器大多都是一体式的,电抗器庞大的体积不仅导致其安装拆卸困难,还会给电抗器的维修更换带来极大不便。一旦电抗器出现故障,其维修更换困难的问题不仅会导致维修成本高,还会因维修更换耗时长而影响发电机的运行。在专利cn218414197u中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电抗器,其通过将电抗器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以便于电抗器的安装拆卸及运输,虽然将电抗器设计为分体式可以方便安装拆卸和运输,但是上述分体式电抗器中柱铁芯与下轭组件的连接强度较低,通过在中柱铁芯的两端分别设置中夹件,以使中柱铁芯与上下轭组件对应连接,这会使中柱铁芯结构变复杂,增加中柱铁芯的生产成本;而且中夹件尺寸较薄,当受到外力作用时中夹件易发生弯折损坏,导致中柱铁芯与上下轭组件断开连接,而且中夹件一旦损坏,需要同时更换中柱铁芯和中夹件,这无疑增加了电抗器的维修更换生产成本,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电抗器不仅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整体强度较小,不能满足电抗器的实际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电抗器,以简化电抗器的中柱铁芯结构,增加中柱铁芯与电抗器的上下轭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电抗器,包括:

3、上轭组件;

4、下轭组件,其与上轭组件相对设置并位于上轭组件下方,下轭组件与上轭组件通过螺杆可拆卸连接;

5、中柱铁芯,其一端与上轭组件连接,中柱铁芯的另一端与下轭组件连接;

6、两个中夹件,两个中夹件相对设置并连接于下轭组件;两个中夹件对应抵接于中柱铁芯纵向相对的两侧,以限制中柱铁芯与下轭组件的连接位置;

7、骨架,其套设于中柱铁芯的外周并且中夹件位于骨架与中柱铁芯之间;

8、绕组,其套设于骨架外周。

9、本技术方案通过将上、下轭组件设计为分体式,并利用螺杆连接上、下轭组件,以便于安装和拆卸上、下轭组件;通过设置中夹件,利用两个中夹件相对设置于中柱铁芯相对的两侧,以限制中柱铁芯在上、下轭组件之间的安装位置,增加中柱铁芯与上、下轭组件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通过设置骨架,以分隔绕组和中柱铁芯。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轭组件包括上轭件,上轭件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上轭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夹件;下轭组件组件包括下轭件,下轭件与上轭件相对设置并且下轭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夹件,下夹件与上夹件相对设置并且通过螺杆连接;中柱铁芯竖直设置并且中柱铁芯的上端与上轭件抵接,中柱铁芯的下端与下轭件抵接。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上夹件之间设有顶板,顶板与两个上夹件垂直设置并将两个上夹件连接为一体,顶板与两个上夹件共同形成第一安装空间,上轭件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中。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下夹件之间设有底板,底板与两个下夹件垂直设置并将两个下夹件连接为一体,底板与两个下夹件共同形成第二安装空间,下轭件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中。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夹件背离上轭件的一侧设有上连接部,下夹件背离下轭件的一侧设有下连接部,螺杆竖直设置并且螺杆上下两端与上连接部、下连接部对应连接,以连接上轭组件和下轭组件。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中夹件竖直设置并且抵接于中柱铁芯的前后两侧;中夹件的下端位于第二安装空间中并与下轭件抵接。

15、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中夹件抵接于中柱铁芯的前后两侧,以限制中柱铁芯与上、下轭组件连接时前后方向的连接位置。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中夹件与两个下夹件对应设置,中夹件通过紧固件与对应的下夹件连接。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下夹件设有下夹件通孔,中夹件设有中夹件通孔,下轭件设有下轭件通孔,下夹件通孔、中夹件通孔和下轭件通孔对应设置,紧固件同时设于下夹件通孔、中夹件通孔和下轭件通孔中,以连接下轭件、中夹件及其对应的下夹件。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中柱铁芯与骨架之间设有撑条,撑条设于中柱铁芯的边部并沿中柱铁芯纵向延伸。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轭件、下轭件和中柱铁芯分开设有风道,开设于上轭件的风道、开设于下轭件的风道以及开设于中柱铁芯的风道相互连通。

2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体式电抗器采用分体式结构,当某一部件损坏时,仅更换维修某一部件即可,无需连带更换其他部件,检减少了维修更换成本;并且电抗器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而且拼装后的电抗器整体强度大、连接可靠性高。



技术特征:

1.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轭组件包括上轭件,所述上轭件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所述上轭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夹件;所述下轭组件包括下轭件,所述下轭件与所述上轭件相对设置并且所述下轭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下夹件,所述下夹件与所述上夹件相对设置并且通过所述螺杆连接;所述中柱铁芯竖直设置并且所述中柱铁芯的上端与所述上轭件抵接,所述中柱铁芯的下端与所述下轭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夹件之间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两个所述上夹件垂直设置并将两个所述上夹件连接为一体,所述顶板与两个所述上夹件共同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上轭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夹件之间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下夹件垂直设置并将两个所述下夹件连接为一体,所述底板与两个所述下夹件共同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下轭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件背离所述上轭件的一侧设有上连接部,所述下夹件背离所述下轭件的一侧设有下连接部,所述螺杆竖直设置并且所述螺杆上下两端与所述上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对应连接,以连接所述上轭组件和所述下轭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夹件竖直设置并且抵接于所述中柱铁芯的前后两侧;所述中夹件的下端位于第二安装空间中并与所述下轭件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中夹件与两个所述下夹件对应设置,所述中夹件通过紧固件与对应的所述下夹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件设有下夹件通孔,所述中夹件设有中夹件通孔,所述下轭件设有下轭件通孔,所述下夹件通孔、所述中夹件通孔和所述下轭件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紧固件同时设于所述下夹件通孔、所述中夹件通孔和所述下轭件通孔中,以连接所述下轭件、所述中夹件及其对应的所述下夹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柱铁芯与所述骨架之间设有撑条,所述撑条设于所述中柱铁芯的边部并沿所述中柱铁芯纵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轭件、所述下轭件和所述中柱铁芯分开设有风道,开设于所述上轭件的风道、开设于所述下轭件的风道以及开设于所述中柱铁芯的风道相互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电抗器,属于电抗器技术领域,其中,该分体式电抗器包括上轭组件、下轭组件、中柱铁芯、两个中夹件、骨架和绕组;下轭组件与上轭组件相对设置并位于上轭组件下方,下轭组件与上轭组件通过螺杆可拆卸连接;中柱铁芯一端与上轭组件连接,中柱铁芯的另一端与下轭组件连接;两个中夹件相对设置并连接于下轭组件;两个中夹件对应抵接于中柱铁芯纵向相对的两侧,以限制中柱铁芯与下轭组件的连接位置;骨架套设于中柱铁芯的外周并且中夹件位于骨架与中柱铁芯之间;绕组套设于骨架外周。该分体式电抗器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且拼装后的电抗器整体强度大、连接可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张际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云路特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