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3007发布日期:2023-10-02 04:1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电池及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高能电池,因其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储能电池、动力电池以及消费电池中,部分代替了传统电池。市场上按照锂离子电池的外观可以将其分为圆柱、方壳和软包,圆柱和方壳外包装多为钢壳或铝壳,软包外包装为铝塑膜。

2、虽然锂离子电池发展十分迅速,但层出不穷的锂离子电池燃爆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特性的忧虑,阻碍了其大规模应用与发展。锂离子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锂金属、负极石墨材料、电解液中的低熔点可燃有机化合物,都是极易燃烧的物质,在充放电和运行过程中不当的热管理都会触发电池的热失控,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3、所以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温度监控是十分必要的。以方壳电芯为例,在各种性能测试过程中,往往只能通过贴感温片的方式监控电芯表面的温度,如大面温度、极柱温度,但这有两个弊端:其一,表面温度无法准确反应内部温度的变化,尤其对于有不止一个叠片体的电芯;其二,基于电芯的构造,不同的部位如焊印处、极耳根部处、大面处、极柱处的温度变化不同,现有的方式难以全面监控到所有部位的温度,对于电芯开发产生了很大阻碍。

4、鉴于此,对于方壳电芯的原位温度监控对电芯的设计和开发以及安全性能的评估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及测试系统。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和壳体,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上设有多个感温件,多个所述感温件的感温线通过所述壳体的顶盖上的通孔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电芯的极耳在所述顶盖上的正投影不与所述通孔重合。

4、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电芯上设置多个感温件对电芯的温度进行监测,可以获得电芯不同部位的实时温度,便于对电芯的性能进行测试,有助于提升电芯的设计和开发水平,进一步提升电芯的安全性能。壳体的顶盖上供感温件的感温线通过的通孔与电芯的极耳在所述顶盖上的正投影不重合,避免感温线与极耳发生干扰,避免极耳与极柱焊接时损坏感温线,影响温度检测。

5、较佳地,所述电芯的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上均设有所述感温件。

6、在本方案中,对电芯的两个极耳进行温度检测,可以获得电芯更多部位的温度数据,从而可以得到更多的评估数据以提升电芯的安全性能。

7、较佳地,所述电池包括极柱组件,所述极耳焊接在所述极柱组件上,所述感温件设置在所述极耳与所述极柱组件焊接形成的焊接区域上。

8、在本方案中,由于极耳与极柱组件焊接形成的焊接区域的内阻较大,产生的温度更高,测量此处的温度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电芯各处的最高温度。

9、较佳地,所述极柱组件包括极柱以及连接板,所述极柱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极耳电连接,所述极柱与所述连接板为一体成型或者焊接连接。

10、在本方案中,通过连接板连接极柱和极耳,不仅可以通过改变连接板的长度使得极柱设置在电池的预设位置,避免极耳的位置限定极柱的位置,而且还可以避免极耳与极柱的焊点和极柱与外部的电连接件的焊点在同一高度,从而避免在焊接极柱的一端时会影响另一端已焊接好的焊点而导致极柱的导电性能变差。

11、较佳地,所述电芯包括叠片体,所述叠片体内部设有所述感温件。

12、较佳地,所述叠片体外周侧至少一个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所述感温件。

13、在本方案中,由于电芯的叠片体中心温度最高,通过在外周侧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感温件,可以更准确获得电芯的最高温度。

14、较佳地,所述感温件为t型热电偶。

15、较佳地,所述通孔通过密封胶密封;和/或,

16、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2mm。

17、较佳地,在其中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感温线包括多根金属线、分别套设在多根所述金属线上的内绝缘层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绝缘层外的外绝缘层,多根所述金属线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内绝缘层以及所述外绝缘层;

18、所述外绝缘层与所述内绝缘层形成密封,所述内绝缘层与所述金属线形成密封。

19、在本方案中,对感温线进行包胶绝缘密封,可以避免由于毛细作用导致的电解液通过金属线产生外渗的问题。

20、较佳地,在其中一种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感温线的第一端,所述内绝缘层长于所述外绝缘层,多根所述金属线在所述第一端上的分叉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分叉部为所述金属线与所述内绝缘层形成密封的连接处;

21、在所述感温线的第二端,多根所述金属线形成熔合部,所述外绝缘层和/或所述内绝缘层对所述熔合部的局部形成密封,所述熔合部的局部包括所述熔合部远离所述第二端的末端区域。

22、较佳地,在其中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感温线包括多根金属线、分别套设在多根所述金属线上的内绝缘层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绝缘层外的外绝缘层,多根所述金属线伸出所述内绝缘层以及所述外绝缘层;

23、在所述感温线的两端,所述外绝缘层长于所述内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与所述金属线直接形成密封。

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测试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

25、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2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芯上设置多个感温件对电芯的温度进行监测,可以获得电芯不同部位的实时温度,便于对电芯的性能进行测试,有助于提升电芯的设计和开发水平,进一步提升电芯的安全性能。壳体的顶盖上供感温件的感温线通过的通孔与电芯的极耳在所述顶盖上的正投影不重合,避免感温线与极耳发生干扰,避免极耳与极柱焊接时损坏感温线,影响温度检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和壳体,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上设有多个感温件,多个所述感温件的感温线通过所述壳体的顶盖上的通孔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电芯的极耳在所述顶盖上的正投影不与所述通孔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的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上均设有所述感温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极柱组件,所述极耳焊接在所述极柱组件上,所述感温件设置在所述极耳与所述极柱组件焊接形成的焊接区域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包括极柱以及连接板,所述极柱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极耳电连接,所述极柱与所述连接板为一体成型或者焊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叠片体,所述叠片体内部设有所述感温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体外周侧至少一个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所述感温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件为t型热电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通过密封胶密封;和/或,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线包括多根金属线、分别套设在多根所述金属线上的内绝缘层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绝缘层外的外绝缘层,多根所述金属线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内绝缘层以及所述外绝缘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感温线的第一端,所述内绝缘层长于所述外绝缘层,多根所述金属线在所述第一端上的分叉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分叉部为所述金属线与所述内绝缘层形成密封的连接处;

11.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线包括多根金属线、分别套设在多根所述金属线上的内绝缘层以及套设在所述内绝缘层外的外绝缘层,多根所述金属线伸出所述内绝缘层以及所述外绝缘层;

12.一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及测试系统,电池包括电芯和壳体,所述电芯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上设有多个感温件,多个所述感温件的感温线通过所述壳体的顶盖上的通孔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电芯的极耳在所述顶盖上的正投影不与所述通孔重合。本技术通过在电芯上设置多个感温件对电芯的温度进行监测,可以获得电芯不同部位的实时温度,便于对电芯的性能进行测试,有助于提升电芯的设计和开发水平,进一步提升电芯的安全性能。壳体的顶盖上供感温件的感温线通过的通孔与电芯的极耳在所述顶盖上的正投影不重合,避免感温线与极耳发生干扰,避免极耳与极柱焊接时损坏感温线,影响温度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邱意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