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7684发布日期:2023-07-18 12:4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1、市面上的圆柱电池在壳体的两端分别配置有正极盖板与负极盖板,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正极盖板与负极盖板分别焊接在壳体上,费时费力,组装效率低。并且,盖帽固定在电芯上,缺乏与壳体之间的固定连接,导致整体结构不稳固,在实际应用中易受振动而导致电连接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电池,其具有装配难度低、装配效率高,且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可靠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壳体、电芯、盖帽及控制板,所述壳体分别设置有开口端及封闭端,所述开口端设置有同轴分布的第一辊槽及第二辊槽,所述第一辊槽相较于所述第二辊槽更加靠近所述封闭端;所述盖帽嵌设于所述第一辊槽内,所述控制板嵌设于所述第二辊槽内,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盖帽电连接;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相对的两端分别引出有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盖帽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封闭端电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靠近所述盖帽的一侧凸设有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顶针与所述盖帽抵接。

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包括绝缘基体,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顶针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基体的相对两侧上,所述绝缘基体的周缘嵌入所述第二辊槽内。

6、进一步地,所述盖帽靠近所述控制板的一侧凸设有第二顶针,所述控制板靠近所述盖帽的一侧设置有母座,所述母座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顶针与所述母座插接。

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包括绝缘基体,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母座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基体的相对两侧上,所述绝缘基体的周缘嵌入所述第二辊槽内。

8、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端的端壁限定出所述第二辊槽远离所述封闭端的一侧的槽壁,所述开口端的端壁与所述控制板远离所述盖帽的一侧贴合。

9、进一步地,所述开口端的端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电极凸设于所述控制板远离所述盖帽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一电极由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

10、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端朝远离所述开口端的方向凸起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连通所述壳体与所述控制板及所述盖帽围成的空间。

12、进一步地,所述盖帽包括电连接组件及设置于所述电连接组件周缘的绝缘密封件,所述绝缘密封件嵌入所述第一辊槽内,所述第一极耳通过所述电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电池,盖帽通过与壳体开口端设置的第一辊槽嵌合,实现对盖帽的可靠固定。控制板通过与壳体开口端的第二辊槽嵌合,并通过盖帽与电芯的第一极耳电连接,形成电池的一个电极,并实现对壳体开口端的封盖,免去额外焊接正极盖板。电芯的第二极耳与壳体的封闭端电连接,形成电池的另一个电极,免去额外焊接负极盖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电池的有益效果包括:装配难度低、装配效率高,且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芯、盖帽及控制板,所述壳体分别设置有开口端及封闭端,所述开口端设置有同轴分布的第一辊槽及第二辊槽,所述第一辊槽相较于所述第二辊槽更加靠近所述封闭端;所述盖帽嵌设于所述第一辊槽内,所述控制板嵌设于所述第二辊槽内,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盖帽电连接;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相对的两端分别引出有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盖帽电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封闭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靠近所述盖帽的一侧凸设有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顶针与所述盖帽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包括绝缘基体,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顶针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基体的相对两侧上,所述绝缘基体的周缘嵌入所述第二辊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靠近所述控制板的一侧凸设有第二顶针,所述控制板靠近所述盖帽的一侧设置有母座,所述母座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顶针与所述母座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包括绝缘基体,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母座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基体的相对两侧上,所述绝缘基体的周缘嵌入所述第二辊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的端壁限定出所述第二辊槽远离所述封闭端的一侧的槽壁,所述开口端的端壁与所述控制板远离所述盖帽的一侧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的端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电极凸设于所述控制板远离所述盖帽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一电极由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端朝远离所述开口端的方向凸起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上还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连通所述壳体与所述控制板及所述盖帽围成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包括电连接组件及设置于所述电连接组件周缘的绝缘密封件,所述绝缘密封件嵌入所述第一辊槽内,所述第一极耳通过所述电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涉及电池领域。该圆柱电池包括壳体、电芯、盖帽及控制板,壳体分别设置有开口端及封闭端,开口端设置有同轴分布的第一辊槽及第二辊槽,第一辊槽相较于第二辊槽更加靠近封闭端;盖帽嵌设于第一辊槽内,控制板嵌设于第二辊槽内,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与盖帽电连接;电芯容置于壳体内,电芯相对的两端分别引出有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第一极耳与盖帽电连接,第二极耳与封闭端电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圆柱电池装配难度低、装配效率高,且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新,孔祥权,夏育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爱能仕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